展覽「Phantom Day and Stranger Tales」呈現了跨越藝術家何子彥創作二十餘年的五件多媒體沈浸式裝置,以及一件全新的委任作品《Phantoms of Endless Day》。這件作品取材於一部未完成的電影。何子彥對其進行重新編排並增加了由人工智能所生成敘事,對二戰時期藝術家故土的幽靈進行了一場招魂:日本、英國籍士兵以及共產黨游擊隊被困在了叢林之中,除了他們之外,叢林中還有似是薩滿的虎人和其他迷之生物。
從鏡頭、攝像機的嫻熟運用到現成素材、動畫、算法支持的剪輯系統和人工智能處理流程,這些技術層面的實驗也都在何子彥的考量之下——國家、文化、和個人敘述下的歷史是如何被想象、建構、相互影響和展演的。基於東南亞地區的異質性文化,他的作品梳理並喚起了廣泛的議題,包括前殖民時期的神話、殖民時期的遭遇、現代性地緣政治發展的曲折以及對於混雜且不穩定的當下的呈現。何子彥是一位不斷重塑敘事和表達方式的講述者。因此,不同主題、意象、角色穿梭於其各件作品之中。比如何子彥於2014年編導的戲劇作品《Ten Thousand Tigers》的劇本,至今與他的最新作品產生著共鳴。
展覽的核心是何子彥為此次LUMA展覽委任創作的作品《Phantoms of Endless Day》。這件新作由至今尚未完成的項目《Endless Day》發展而來。《Phantoms of Endless Day》運用了一些列AI技術對影片進行剪輯、排序和重現《Endless Day》中的圖片和聲音,將我們拉入了一個多重時間線的世界之中。在此,神話、記憶、歷史和幻想之間的界限變得曖昧不明。這件裝置作品是何子彥一貫而來跨領域創作的結果,挑戰了人們對時間、認知和敘事的固有理解。
《Phantoms of Endless Day》也可被視作是何子彥試圖跳出某種循環,利用算法和人工智能發展出一種復合的電影語言,帶來一種迷幻、熱帶感的哥特式體驗。影片中人工智能所生成的聲音並不是某種敘事,而是暗示著多重故事的可能性。
《Phantoms of Endless Day》試圖解放過去,並將其想象為一種新的可能性的未來。作品延續了何子彥標誌性的對歷史碎片、哲學和複雜性敘事的探索,進而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讓人們得以體驗其獨特的音聲神話。除此之外,此次展覽也匯集了何子彥其他的開創性作品,例如《無名》(2015)、《名字》(2015)、《一隻或幾只老虎》(2017)、《絕境旅館》(2019)和《T代表時間》(2023年至今),向觀眾展現藝術家複雜且相互關聯的藝術實踐。這些作品拒絕傳統的觀看形式,而希望產生一種同時具有情感、智識、流動和無限生成的體驗。
— 譯自由LUMA提供的文字
Phantom Days and Stranger Tales 何子彥

「Phantom Day and Stranger Tales」,2025-2026,盧⾺基⾦會,LUMA Arles,亞爾,法國
© Victor&Simon – Grégoire d’Ablon

「Phantom Day and Stranger Tales」,2025-2026,盧⾺基⾦會,LUMA Arles,亞爾,法國
© Victor&Simon – Grégoire d’Ablon

「Phantom Day and Stranger Tales」,2025-2026,盧⾺基⾦會,LUMA Arles,亞爾,法國
© Victor&Simon – Grégoire d’Ablon

「Phantom Day and Stranger Tales」,2025-2026,盧⾺基⾦會,LUMA Arles,亞爾,法國
© Victor&Simon – Grégoire d’Ablon

「Phantom Day and Stranger Tales」,2025-2026,盧⾺基⾦會,LUMA Arles,亞爾,法國
© Victor&Simon – Grégoire d’Ablon

「Phantom Day and Stranger Tales」,2025-2026,盧⾺基⾦會,LUMA Arles,亞爾,法國
© Victor&Simon – Grégoire d’Ablon

「Phantom Day and Stranger Tales」,2025-2026,盧⾺基⾦會,LUMA Arles,亞爾,法國
© Victor&Simon – Grégoire d’Ablon

「Phantom Day and Stranger Tales」,2025-2026,盧⾺基⾦會,LUMA Arles,亞爾,法國
© Victor&Simon – Grégoire d’Ablon

「Phantom Day and Stranger Tales」,2025-2026,盧⾺基⾦會,LUMA Arles,亞爾,法國
© Victor&Simon – Grégoire d’Ab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