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angMalingue

在艾域克·柏達的創作中,透過將物質特性細膩巧妙的錯置,讓作品與當代生活產生呼應共鳴。無論是蜂窩狀塑膠物、方格紙,甚或膠帶,柏達讓日常生活用品脫離慣有情境並賦予它們新的作用,作品中處處可見其巧思與技法。現於巴黎居住與創作的柏達,深受二十世紀法國藝術大師杜象所影響,作品可說是由杜象「現成物」的概念演變轉化而來;柏達的作品或其所創造的情境,並非單純的現成物,而是經過精心重置與重新利用,將媒材重組或改變用途,最終呈現造型、顏色與形態三者的微妙融合。

作品《Cubikron 2.0》(2013) 為一個泡沫塑料製成的白色矩形底座;自古以來,藝術品底座一向由大理石製作而成,這件作品在見證古老諺語的同時,也對一般底座所採用的大理石媒材提出一種挑釁。此作品由和大理石截然不同的蜂窩狀塑料所製成,賦予作品線條與透光性。作品命名更顯現柏達豐富的幽默感與作品宛若新生的樣貌,「Cubikron」其實是一個虛構的字,來自拉丁文「cubicos」與希臘文「kybikós」,兩者皆有 「三度空間」之意。柏達成功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當代產物;這件作品不但經得起時間焠煉,甚至可能比它的始祖流傳得還要久遠,同時也成為獨立存在的個體,觀者不能再以「輔助物」來定義它,而要以它自身的價值來審視它的存在。

柏達也很在乎「過程」;透過創作,如何能夠超越並重新定義媒材本身特性、原來意義與使用方式。作品《Scotch》(2013) 為一幅平面攝影作品,印刷於放在alveolar塑膠塊上的描圖紙。第一眼時,觀者並不會被這個近乎科學實驗的方式所吸引,反而會對實驗結果感到著迷,那溫柔的粉紅漸層色澤,與畫面中波動的抽象線條達到一種並置的平衡。而在思考作品名稱的時候,觀者才恍然大悟柏達的機智與幽默;原來他指的是在學校教室或藝術家工作室中常見的美國膠帶品牌。在這件作品中,柏達透過創作過程將觀者目光從媒材本身的實用性,轉移至它在藝術美感的可能性上。

柏達的作品中充斥著一種對「錯置」與「效果」的關注;如何透過呈現的方式,完全改變觀者與物體的互動關係。作品《Paillasson》(2013) 為一個溼透了的棕色門墊,但當它被裱在金屬框中並掛在牆上展示時,觀者便不禁開始思考它的美感意義。作品名稱指的是15、16世紀最偉大的藝術與科學家之一 —— 達文西,恰好再次呼應柏達的幽默,同時說明了情境的改變是如何影響著人類對「物」的理解。

艾域克·柏達曾參與多次國際大展,聯展經歷包括日內瓦當代美術館、巴黎小皇宮、布魯塞爾當代藝術中心、邁阿密巴斯美術館,個展經歷則包括巴黎利卡德基金會、巴黎紅樓等機構。2011年,他獲頒「莫里斯當代藝術大獎」。柏達的創作也曾被國際媒體報導,包括《慕斯雜誌》、《斜線巴黎》以及《華爾街日報》。艾域克·柏達的作品也在各個著名的博物館收藏,其中包括波士頓MFA和日內瓦MAM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