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angMalingue

Back to 藝博會

2023巴塞爾藝術展巴塞爾展會|展位L21

[13.06.23 – 18.06.23]

(藝術家)

趙容翊, 周育正, 蒂梵妮·鐘, 許鶴溪, 劉曉輝, 娜布其, 王之博, 山下紘加, 楊季涓, 楊學德, 楊嘉輝, 袁遠, 邵若然

(地點)

Messeplatz 10, 4058, Basel, Switzerland

(相關文件)

(相關網站)

馬凌畫廊於2023年巴塞爾藝術展巴塞爾展會榮譽呈獻趙容翊、周育正、蒂梵妮·鐘、許鶴溪、劉曉輝、娜布其、邵若然、王之博、山下紘加、楊季涓、楊學德、楊嘉輝及袁遠的新近繪畫和雕塑作品。

趙容翊豔紅的《19-414》(2019)復歸檢視藝術家在1970-80年代發展的主題形式:代表了韓國現代藝術開端單色畫運動的著名「刮痕」系列及「浪」系列繪畫語言。畫作上的細微痕跡既是同質的,又是彼此獨立的,是藝術家冥想式藝術實踐的長期修煉成果。周育正「摺紙」系列繪畫的新作展示了藝術家進一步發展複雜繪畫工藝的過程,將扁平二維材料轉化為精緻優雅的雕塑性實體。

蒂梵妮·鐘的兩幅近作《危地馬拉—聯合果品公司,危地馬拉政變,及歷史澄清委員會關於危地馬拉內戰時期大屠殺的報告》(2020)以及《危地馬拉人權委員會—與進行中重大建設工程相關的暴力案件》(2020)的創作動機,是理解中美洲北三角地區人民向美國遷徙過程的地緣政治觀念。蒂梵妮·鐘在顏色鮮豔、繪製細密的地圖繪畫中探索危地馬拉與美國錯綜複雜的經濟政治歷史。

許鶴溪的大尺幅布面水墨繪畫作品《女孩與獨角獸》(2023)以藝術家的獨特風格探索了獨角獸的神話。作品的另一個圖像層次描繪了一個骷髏群像,複雜化了與純真、魔法及情慾相聯繫的曖昧敘事。精緻的《倒影風景》(2023)強調了對稱風景中央的斷裂處,讓人想起現代時期將自然作為人類身體隱喻的景點繪畫作品。劉曉輝三幅創作於2021年的「無題」系列繪畫作品孤立地處理了女性人物背影;這樸素而優雅的海邊女性形象無顧觀察者的目光,或決絕或游離地凝視著海天交界處。

邵若然同創作於2021年的女性人物肖像作品與劉曉輝的不同,正面描繪了藝術家的友人、前室友貴和⼦嚴肅、若有所思的面龐。邵若然細心處理人物面孔,捕捉這年輕的知識分子——貴和⼦是研究傳統及現代日本藝術的學者——在其生活環境中的姿態。山下紘加的《地陷》(2021-2023)以崩塌的地貌為背景,在畫面前景中展現了正在培育盆栽的多個人物。圍繞巨大桌子展開行動的無面孔人物忙碌地將植物枝葉嫁接至人造現實中去。

王之博在《冬季傳說(說故事的人)》(2022)中編排的景象像是某種商店櫥窗,或是什麼靜態的舞台表演現場——帶有獨特於後台空間的凌亂感及幕間休息的靜止感。對於王之博來說,這件近期作品將故事、道具及敘述者一同呈獻為客體化了的存在,而畫面中下垂的幕布則「凝固了一段時間。」楊學德的《銀河速遞》(2019)再次以藝術家青睞的主題——爆發式速度——為基礎,想像了日常生活與天外來客的奇幻際會。袁遠的《餐桌》(2023)繪製了用餐一景,卻不僅關注桌上美食,也同樣關注了餐桌下被桌布掩蓋的空間。這靜物作品放低了觀看視角,以不平衡的構圖強調畫中家具飲食與畫作觀看者的對立關係,通過袁遠標誌性的風格催生了一種陌生的私密感,在密不透風的沈静環境中展示隱隱流淌的氣息運動。

馬凌畫廊展位中的一對雕塑作品——娜布其的《線頭》(2022)及楊嘉輝的《The messengers》(2022)——均是以文學為基礎發展轉化而成的。娜布其受北京雙年展委託創作的《線頭》靈感為作家陳思安的同名小說;在故事中,一個女人的痦子上長出了白色而不祥的線頭。文學作品的迂迴敘事被娜布其轉化為了一個多面斑斕的卡夫卡式物件。楊嘉輝的《The messengers》(2022)系列雕塑作品使用了來自日本、中國及埃及神話的飛鳥形象:天狗、三星堆銅鳥及荷魯斯。作品配備的生成影像展示了經由藝術家修訂的三部古代法典字句:康熙帝的《聖諭十六條》,聖德太子的《十七條憲法》,以及《帕塔霍特普格言》。楊嘉輝重新拼寫了這些文本中的所有詞語,並在部分詞彙的首或尾添加了鳥鳴的象聲詞,以重新思考權力聲音和鳥類形象的象徵性力量。楊季涓的懸掛雕塑《一條彎彎曲曲的山路》(2023)延續了藝術家過往創作中的故事性,從生活所見及日常體悟發展出手捏的各式陶土造型物。作品整體像是一小段故事的場景集合,並以樹狀懸吊的方式成為如風鈴般的雕塑,藉作品的微弱晃動、陶瓷間輕柔擦撞的聲響和物件之間的關聯搭建出一個故事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