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angMalingue

Back to 個展

點點頭

[15.03.25 – 19.04.25]

(藝術家)

賴志盛

(地點)

就在藝術空間,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147巷45弄2號一樓

(相關網站)

很高興和大家分享賴志盛於台北就在藝術空間的最新展覽「點點頭」。

「點點頭」通常示意認可、贊同或問候,也可能只是打了個盹⋯⋯。

日常中,專注與分心是並存的,就如縝密之中總有疏漏,過度的追求完善反而導向空乏。許多時候,最好的想法並非靠努力思考得來,而是某個當下突然浮現的靈光。在百密一疏中,藝術家捕捉到那偶然出現的縫隙。當然藝術並不是仰賴著這樣的偶然,只是在創作的過程,用盡全力試圖思慮的更加詳盡時,總是會有這樣的一絲間隙留下。

「點點頭」這個展名也帶有這層意涵。我們用點頭表示認可或打招呼,但有時候,這個動作只是出於放空,更甚是打起瞌睡。藝術的狀態也是如此——大部分時間,我們都在不斷「點頭」,認可既有的脈絡、觀念或形式。但真正打破慣性、超越既有框架的時刻,可能來自於那個「打瞌睡」的瞬間——短暫地脫離現實,不知不覺進入另一個狀態,甚至做了一個小夢。意識游離在別的空間或時間,而創作的靈光,往往就在這些游離的縫隙中閃現。

賴志盛希望他的創作能貼近這樣的狀態。這次的現地製作作品,就是從一個很偶然的經驗出發:賴志盛近期搬至台南,發現當網路訊號不佳時,相簿縮圖會在載入中呈現出色彩對比分明、層層堆疊的鋸齒狀色塊,一種未完成的視覺狀態。他將這種視覺狀態轉化為創作元素,在全空的展間白牆上,以三種不同灰度的油漆繪製出普遍當代展覽打燈的光影。這些燈光原本是為了強化作品而存在,如今卻成為主體,像是螢幕長時間使用後留下的烙印,停留著一個仍在開啟中的情境。

除此之外,展覽還包含兩個系列的平面繪畫作品。

第一個系列起源於疫情時期。當時,因搬遷或隔離,未完成的畫作被放入半透明拉鍊袋中保護。透過袋子觀看時,顏色變得稀薄,形體與質感也產生一種被包覆感,使「未完成」成為觀看經驗的一部分。另一則是賴志盛在畫布上反覆繪製,保留顏料的肌理,並在畫布周圍與中心刻意留下最後一道待完成的收尾留白,使畫面處於一種未竟的狀態,回應創作與觀看之間的延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