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angMalingue

Back to 藝博會

馬凌畫廊 | 網上展廳

[18.03.20 – 25.03.20]

(地點)

香港

(相關文件)

馬凌畫廊很榮幸展示來自袁遠(中國,生於1973年)、楊嘉輝(中國香港,生於1979年)、于吉(中國,生於1985年)、劉曉輝(中國,生於1975年)、陶輝(中國,生於1987年)、黃炳(中國香港,生於1984年)、謝素梅(盧森堡,生於1973年)、周育正(中國台灣,生於1976年)、關尚智(中國香港,生於1980年)、菲利普·黎(馬來西亞,生於1979年)、和艾域克‧柏達(法國,生於1972年)的作品。展出的作品涵蓋多種媒介,體現了當代藝術創作中的美學追求與概念性探索,響應畫廊的致力於構建跨越東西的藝術交流之使命。

知名中國畫家袁遠將畫布視為探索人類和過去的時間的方式,他主要描繪室內場景。他的作品構圖極具結構性與秩序感,而畫中帶著豐富幾何細節的建築卻帶著一種神秘。展出的《黑暗消散》(2018)描繪了一組敞開的破舊窗戶。同為畫家的劉曉輝則在《無題-動作與風景》(2017)中不懈重複地將色彩分析和即時體驗嵌入其獨特的繪畫語言,刻意地提煉繪畫主題與日常場景而不對其直接引用。接下來,于吉的《石肉-疊影 No.4》(2018)是對雕塑藝術的重新審視,對其三維立體屬性的拓展,以及對雕塑與身體、語境及敘事的關係的協調。作為一系列干預性實踐,她以媒介本身及材料為出發點創作的的裝置、影像及行為表演作品既存在於空間中,也在不斷塑造其所處的空間。于吉在發展自身藝術語言之時通過與形態、物件、人性及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豐富詞彙架構堅實、動人的語句。

楊嘉輝的《Support Structure #3》(2019)和《City Garden (aquarium and cram school)》(2019)則將多元文化範式拓展至雕塑領域。楊嘉輝受過專業的跨文化作曲訓練,通過將形式主義的界限推向創意跨媒體,用旋律觸動關於身份、戰爭和文學的話題。另一件来自黃炳的裝置《 動物搖搖樂 A》(2019)則反映了其一貫的創作元素的與風格——閃爍活潑的影像,對性、政治和社會關係毫無保留的視覺和聽覺敘述,還有那些從其詭奇動畫世界拓展到三維世界的活靈活現的裝置作品。同樣從事雕塑創作的菲利普·黎則以其展出作品《無題》(2018)提出另一角度看待這個媒介的角度。對待物件時,菲利普·黎試圖迎合、又同時反思其內在存的在和性質。他通過在空間中對物件獨特的安排和對造型的控制,營造出某種時刻,讓觀者進入某種沉思、隨後又能再將其推翻而打開更多之外的想法。

此次展出的新媒體作品有楊嘉輝的《 B-Movie(OK)》(2018)和陶輝的《我們共同的形象》(2016)。後者反映了藝術家如何從個人記憶、視覺精驗和大眾流行文化中汲取素材,運用至視頻和裝置藝術中,以構建一種關於當代人集體記憶的實驗性視覺敘事。在陶輝的作品中隨處可見一種面對社會身份、性別狀況、種族和文化危機的錯位感,促使觀眾審視自身的文化歷史背景及生存條件。同樣關注於日常細微差別的還有關尚智的《世侄》(2019)。此作反映出他如何執著於通過跨媒介創作以探索一種深植於批判政治現狀、價值分配和生存方式的概念實踐。關尚智運用簡單的創作道具來表達其尖銳鮮明的思索,從而揭示香港與金錢、其政治框架和居民生計之間的關係。謝素梅對周圍環境及其微妙之處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她的《倒影 #1》(2017)傳遞出某種普遍瀰漫於她的影像、裝置、雕塑等作品中的詩性的幽默。通過勘察場所、地理、文化和傳統的聯繫,素梅的作品引誘出多重感官的交叉刺激,讓時光凝結於平緩的沉思狀態。

最後,周育正透過重塑、轉移或轉化創作元素刷新身份和物件之間的關係,貫穿其多媒介藝術創作的脈絡是他對大眾媒體、體制和生產系統的批判。通過本次展示一系列精美的繪畫作品,周育正塑造了極簡而斟酌到位的知性和美學技巧,把玩藝術、物件和空間本身的特質。另一邊,艾域克·柏達的《Concave》(2017)則展現他如何讓日常生活用品脫離慣有情境並賦予它們新的作用。現於巴黎居住與創作的柏達,深受杜尚影嚮,其創作也從杜尚的「現成品」概念演變發展而來。他的作品或其所所創造的情境,並非單純的現成物,而是經過精心重置與重新利用、組合並重新編排的媒材,最終呈現造型、顏色與形態三者的微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