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凌畫廊榮幸在2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上呈獻周育正、何意達、劉曉輝、陶輝、王之博、楊學德、于吉和鄭洲八位藝術家的作品。
周育正(1976年生)擅長處理美學與社會的雙面操作,其近期實踐體現了藝術家對環境污染問題的關注,批判性將其結合到藝術創作中。在延伸自漸層繪畫的「水彩」系列中,有(無)機物、金屬和礦物等提煉的顏料被視作一種污染物質,著色方式則參考了水和污染物經過長時間流動後的漸變色澤。「水彩」以兩種以上相異性質的顏料混合溶解,透過流動產生相異性質色粉沈澱與分離於紙張上的自然現象,並由無數次反復操作成為漸變。作品借由顏料的物質特性而產生大地的光芒與時間的積澱,並在物質流變現象中產生物質的結晶結果。
何意達(1980年生)的藝術實踐專注於這兩點展示和表達:對於雕塑語言的探索,並用其對我們熟悉的認知進行重新審視,將「真實」和「假象」並列,去挖掘它們的相互關係。她對激光切割剩餘的金屬部分進行實驗——將其負空間轉移至塑料片、拍照並將照片以絲網印刷的方式轉移至亞克力板上。作品《瘦圖 (黑色)》(2021)所呈現的如同實驗室載玻片中夾住的生物細胞,有一種液體流動的錯覺。
對於劉曉輝(1975年生)而言,繪畫和生活的融合已經成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些瑣碎而無關緊要的、不能稱其為「事件」的小事件給予了藝術家靈感和滋養。他用極其自然的色彩向人們展示「尋常」的場景,回歸繪畫的基本要素和本質。繪畫之於藝術家,更多的是一種每日例行的勞作。在《無題—紅衣服的勞作者》(2020)中可見劉曉輝對於「勞作」這一樸素的日常行為的推崇。
陶輝(1987年生)的作品以影像和裝置藝術為主,從個人記憶、視覺經驗和大眾文化中積累素材,通過借鑒與提煉形成嶄新的敘事模式和影像風格。《類似裝扮劇照》(2021)為《類似裝扮》(2020) 系列短視頻拍攝過程的記錄。《類似裝扮》共有五集,每一集都會呈現一個在不同時空環境下的人物狀態。而交錯時空中被切斷的敘事路徑可能會互相纏繞,擁有更多的可能性。陶輝借此重新思考「裝扮」和「表演」在人們身份認同和轉換中的作用。
王之博(1981年生)在其繪畫中探討了如何拉伸、濃縮、扭拽時間和空間的維度和複雜性,探索了繪畫在表達多重維度時的可能性,以及人類視覺經驗的演進在畫面上的體現。王之博的作品從地理、歷史、人類學和建築學角度追尋關於現實的怪誕範疇。《搖曳(冬天的故事)》(2021)中的雪人在藝術家看來是一種「通靈之物」,它們可以是某個事件冷漠的目擊者,或者在某段歷史中充當被動的配角。
楊學德(1970年生)原為漫畫家,於2002年出版首本個人漫畫集《錦繡藍田》,近年轉型至繪畫創作。儘管這些繪畫作品常常帶有記述性質,但楊學德將漫畫的戲謔帶入其中——或樸素、或詭譎的畫面、集體記憶的符號和虛構性質的配色。藝術家無意涉足歷史敘事,因此事件的真實性不得而知。出現在《惺忪》(2021)和《月下談心事》(2021)兩幅作品中的燈光設備製造出電影般的鏡頭感,畫面所指均為燈光之外的人、事、物。
于吉(1985年生)以多樣且具實驗性的實踐聞名,創作包括雕塑、裝置、影像及行為表演作品。于吉藝術實踐的核心是對雕塑藝術的重新審視,對其三維立體屬性的拓展,以及對雕塑與身體、語境及敘事之間關係的協調。無論是塑造肢體部分,或是勾勒身體軀乾外形,于吉創作的雕塑作品均帶有一種細膩而沈重的特質,既像是精細解剖學的分析結果,又帶有曖昧不清的形態,給觀者帶來一種奇異的松脫感。
鄭洲(1969年生)以繪畫反映思維永不停息的流動,對外界信息的接收及反饋,對內心幻想和隱秘慾望的剖析,皆以繪畫為出口。技巧上看似漫不經心、隨心所欲,平面缺乏透視,顏色大膽線條狂亂,突破時間、空間的邏輯,不受制約的純主觀性的東西,像意識流文學中對靈感、直覺和潛意識的表達,連綿、多變、跳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