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angMalingue

Back to 藝博會

2021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19.05.21 – 23.05.21]

(藝術家)

艾域克·柏達, 周育正, 何意達, 許鶴溪, 高倩彤, 劉曉輝, 娜布其, 陶輝, 楊嘉輝, 于吉, 袁遠, 鄭洲

(地點)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香港灣仔港灣道1號

(相關文件)

(相關網站)

馬凌畫廊很榮幸在2021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展出來自艾域克·柏達(法國)、周育正(中國台灣)、何意達(中國)、許鶴溪(美国)、高倩彤(中國香港)、劉曉輝(中國)、劉茵(中國)、娜布其(中國)、羅莎琳德·納沙希比(英國)、陶輝(中國)、楊嘉輝(中國香港)、于吉(中國)、袁遠(中國)、鄭洲(中國)的作品。

在艾域克‧柏達(1972年生)的創作中,透過將物質特性細膩巧妙的錯置,讓作品與當代生活產生呼應共鳴。無論是蜂窩狀塑膠物、方格紙,甚或膠帶,柏達讓日常生活用品脫離慣有情境並賦予它們新的作用,作品中處處可見其巧思與技法。

周育正(1976年生)透過重塑、轉移或轉化創作元素刷新身份和物件之間的關係,貫穿其多媒介藝術創作的脈絡是他對大眾媒體、體制和生產系統的批判。他通過創作產生了一次次精心策劃的對話,塑造出極簡而斟酌到位的知性和美學藝技,把玩藝術、物件和空間本身的特質。

何意達(1980年生)的藝術實踐專注於這兩點展示和表達:對於雕塑語言的探索,並用其對我們熟悉的認知進行重新審視,將「真實」和「假象」並列,去挖掘它們的相互關係。

許鶴溪(1987年生)因其編織奇幻形象、神話結構及個人生活經驗的實踐而為人所知,通過多樣的藝術媒介創造了一種獨特而如鬼魅般悚然的圖像。其藝術實踐檢視前基督教時期神話、歷史、現代文學、電影及個人歷史,既癲狂又寧靜,揭示了既有敘事結構在當代催生恐懼、焦慮、喜悅及悲愴情感的方式。

高倩彤(1987年生)近距離觀察城市居民,好奇卻又認同他們因所珍藏物品而形塑的價值觀,緩慢觀察這些物件是如何反映人們的生活,又或者最起碼反映了他們所期望的生活方式。

劉曉輝(1975年生)的創作著力於在不斷重復的繪畫經驗中尋找確切和「真實」。對他而言,繪畫活動既是藝術經驗的建構,同時也是生活對這種經驗的消解。正是在這兩者交替生成和融合的過程中,繪畫的真實意義得以被確鑿地顯現。

劉茵(1984年生)常常運用黑色幽默的圖像來指涉我們日益自滿的媒體消費方式。劉茵通過往現成公共圖像中加入大量風格化、奇幻、漫畫式的眼睛和背景,來改變了我們觀看這些圖像的方式,從而讓揭露這個快消媒體時代中圖像作為真理的承載者的虛假性。

無論是被我們視作是真實的事物,還是我們與物件及物質相作用過程的心理本質,都是娜布其(1984年生)藝術創作的長期主題。從手工塑造的雕塑作品,到應用了大量現成物的裝置作品等,娜布其的藝術實踐一直牽引觀眾前去觀察細節及語境,去適應並考慮虛構與實在之間的複雜關係。

羅莎琳德·納沙希比(1973年生)的影片結合使用紀實性與表達性的影像語言,將現實生活中的觀察與繪畫、虛構或科幻元素相融合,來提出集體生活的模式。她的畫作同樣也在另一層面上探討著主觀經驗,構築起可能性的舞台或儲備庫。

陶輝(1987年生)的作品以影像和裝置藝術為主,從個人記憶、視覺經驗和大眾文化中積累素材,通過提煉與改造形成嶄新的敘事模式和影像風格。陶輝從社會身份、性別地位、種族問題和文化危機等問題入手,以荒誕、吊詭、誇張的場景搭建,充滿隱喻和錯位感的人物設置,呈現出當代人的集體經驗,帶動觀者正視自身的文化歷史、生存現狀和社會身份。

楊嘉輝(1979年生)擅長通過譜奏融合圖像和聲音的多文化交響樂。楊嘉輝受過專業的跨文化作曲訓練,通過將形式主義的界限推向創意跨媒體,用旋律觸動關於身份、戰爭和文學的話題。從電子遊戲聲、大張旗鼓的前進隆隆聲、粵語童謠到名著,楊嘉輝通過意料之外的聲音來強調嬉戲和知識妙語的感受,也建立了特別的場景來挑戰人們日常和物體、故事及空間的聯繫。

于吉(1985年生)以多樣且具實驗性的實踐聞名,使用包括裝置、表演和視頻等媒介,其中雕塑是她工作的核心。于吉的近期作品大都基於對特定地域的研究,以及對特定地點進行地理和歷史敘述的能力。她專注於以時間、空間和移動來創造的想法,通常使用最少的材料,將非物質和無形的事物注入物質存在。

袁遠(1973年生)的創作專註於描繪建築主題,結合細膩的技巧,呈現一種獨特的氛圍,在國際藝圏屢獲佳譽。袁遠的繪畫主題多為建築物室內,取景來自現實中的風景,揉合不同的想像元素,創造為他個人的設計風格。袁遠筆下的景觀總帶有一種被遺棄、瀕臨拆遷之感,透露點滴昔日的光輝。

鄭洲(1969年生)以畫畫反映思維永不停息的流動,對外界信息的接收及反饋,對內心幻想和隱秘慾望的剖析,皆以繪畫為途徑為出口。技巧上看似漫不經心、隨心所欲,平面缺乏透視,顏色大膽線條狂亂,突破時間空間的邏輯,不受制約的純主觀性的東西,像意識流文學中對靈感、直覺和潛意識的表達,連綿、多變、跳躍。

///

光映現場

另外,馬凌畫廊很高興在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的光映現場展出何子彥(1976年生於新加坡)的電影《R代表迴響》(2019)。通過戲劇性的樂譜和光效來呈現大量的歷史參照是何子彥創作錄像和裝置作品的主要手法。各不相同的錄像作品向人們揭示鮮為人知的東南亞歷史的同時,也在指出我們自身並未察覺的未知。「東南亞」一詞本身所指的是一個成分多元且複雜的地帶,這個地區從未被任何語言、宗教或政治結構所統一起來過。然而,一些「不大重要」的脈絡,埋藏在地緣政治力量所划定、並由國家權力嚴密戒備的界限之下,以某種不可思域且意外的模式將這片區域編織在一起。鑼便是其中一條「不大重要」的線索。作為殖民前文化裡的禮器及樂器,鑼遍佈東南亞各地,在東南亞已有逾3000年歷史。《R代表迴響》(R for Resonance)是一則關於東南亞的鑼的故事,但它並非透過文字、而是透過虛擬現實技術來講述。觀眾在虛擬現實中將體驗一連串的「虛擬物體」,來感受個中的敘述與沉思——以一種非出於情理(reason)、而出於共鳴(resonance)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