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凌畫廊於2024年度巴塞爾藝術展巴黎展會展出許鶴溪、鮑藹倫、山岡嘉里及山下紘加四位不同代際亞洲女性藝術家創作的逾二十件新近作品。
許鶴溪罕見的大尺幅三聯作品《女人上車場景的三個研究》(2024)的最初靈感來源為藝術家在羅馬一處教堂空間舉辦的展覽。她在當地展出了有場域特定性質的繪畫作品,並因三聯畫形式與建築的關聯而大有感觸:「這種畫將建築拉入其自身之中去。」她隨後重訪了培根的繪畫——包括《從車裡走出的人物》(c.1945–1946)及《有車的風景》(c. 1945-1946)等——並最終選擇以大衛·哥連堡導演的《超速性追緝》電影中女主角在車行的場景為題創作此件三聯作品。儘管她的初衷是探索建築以及培根的繪畫,她最終呈現的作品卻直接與安迪·沃霍爾在《綠色車禍》(1963)等作品中體現的美學相關聯。「儘管這作品看起來受到了沃霍爾的啟發,但我的作品中有一種緩慢性,這與沃霍爾藝術的可複製性相對立。而我並不覺得可複製性貶低了那些作品。我只是想指出,在我的創作中,花費時間、緩慢工作等因素的價值愈發凸顯。」展位中的兩幅《受害者》(2024)作品則揭示了許鶴溪對巴爾蒂斯藝術的持續關注;她將後者筆下遇襲的女性轉變為骷髏的形象,取消了原初畫面中的兇殺情節暗示。
山岡嘉里的一系列牆面作品展示了藝術家對反射性和畫面觸感的長期關注,以及其多年來創作集雕塑性、繪畫性及攝影性於一身的作品的精湛技藝。山岡嘉里自1994年以來使用有反射特性的聚酯薄膜、乙烯基薄膜及聚氨酯樹脂創作如鏡面一般反映觀者存在的牆面作品,在創作過程中允許隨機性及意外在多個畫面層次中流淌。在創作《40乘30(掀/染)》時,她通過揭起顏料渲染有機的畫面肌理;在創作《24乘20(灰捲)》(2024)及《14乘11(雪花.捲)》(2024)時,她允許聚氨酯樹脂不受控制地捲曲收縮;在創作《10乘8(牆 #4)》(2024)時,她在工作室的牆面摩擦作品表面,以催生難以預料的抽象圖像。在創作「14.125乘11.625」系列作品時,山岡嘉里也重新開始使用絢麗的顏料色彩以呈現積極引入觀者意識的迷人圖像。
山下紘加生活在日本岡山的一處避世社群中,她的近期畫作中滿是如癡如醉的情景,將夢境、虛幻與現實生活經驗相交疊。她的藝術實踐與日本傳統藝術相溝通——尤其是長谷川等伯(1539-1610)的傳世之作。在《夏之夜》(2024)猩紅的畫面中,型態模糊的多個元素似乎各自預示著危險;然而,在這些黏稠色彩與彼此融合之時,它們消解了彼此的不祥意味,共同形成了均衡、柔和的整體。積壓的猩紅色彩在此作品中提示了重力及重量等主題,而《床》(2024)及《光柱》(2024)兩件作品中亦覆述了這一因素的意義。《床》描繪了一處應是供人冥想、舉行儀式的「聖地」;這隱密場址的結構極為有機,無論是色彩還是形狀均類似人類身體部位。《光柱》是山下紘加頗為大型的近作之一,回溯了在2024年5月11日在日本鳥取地區發生的奇特景觀:當晚夜空中出現了絢爛耀眼的光柱。山下紘加強調了這事件的超現實性質,並在畫面中添加了兩個漂浮著的人物——他們是窗戶影射出的人影,代表了一種碎片式的、浪漫的敘事。
同於馬凌畫廊展位展出的,還有香港影像藝術先鋒鮑藹倫的兩件影像作品。《她去》(1988)是一件以Video8格式拍攝的早期單通道影像作品,記錄了作為情感表達形式的水滴運動。新近作品《She Dreams》(2024)則延續了此件早期作品對影像媒介律動肌理的探索,同時亦檢視了自然與技術的錯綜複雜關係——新作在全息影像中以萬花筒似的畫面描繪了洋紫荊花的形狀。香港市花洋紫荊花是是一種人工栽培的雜交品種,無法自然繁殖、結果。《She Dreams》探索了由AI生成的雜交花卉型態,而每一種獨特型態均預示了未來的獨特潛能。作品配有的音軌是以洋紫荊花的DNA序列為基礎編排的。對於鮑藹倫來說,洋紫荊花的不育性質象徵了無法實現的夢想和丟失的潛能,指向了創造與衰敗的微妙平衡。以此,《She Dreams》反思了夢想的虛幻,以及其所保有的多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