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穎(1985年生於上海)生活工作於紐約和上海,在2009年畢業於紐約州阿爾弗萊德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電子綜合藝術專業,獲碩士學位;在2007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新媒體系,獲學士學位。
苗穎曾在中國及西方接受教育,是第一代經歷了互聯網、改革開放及獨生子女政策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她將其與中國的父權主義及網絡領域深度管制的關係描述為一種「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她在2015年於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呈現了廣受讚譽的展覽「手拿菜刀砍網線」,首次展現了個體與中式互聯網的錯綜複雜關係,隨後於2016年受紐約新美術館委託創作了名為《親特網+》的線上項目。該項目是新美術館「首秀:新線上藝術」計畫的一部分,苗穎在其中將《親特網+》稱作是揭示「偽造意識形態」的行動,在形式及內容層面戲仿了一套在2015年提出的國家政策。新美術館策展人勞倫·康乃爾評論:「作品的內核是一套指南,教導人們如何去推廣一個無甚意義的觀念;這作品也提出,尤其是在推廣政策議題的時候,媒介可以輕易地取代信息的位置。」《親特網+》共分為五個部分——「品牌故事」、「我們的機密」、「我們的目標」、「我們的視角」及「我們的體驗」,通過幽默且尖銳的當代意識形態批判模擬了權力機構構想、再現、施行並虛擬化大型政策的過程。
在2018年,苗穎受香港M+委託為該館首個數碼委約項目創作了作品《硬核數據排毒》。藝術家視《硬核數據排毒》為《親特網+》的姊妹作,在其中並置了西式技術和意識形態,諸如「過濾泡泡」等與網絡消除或網絡虛空相聯繫的元素。她把中國防火長城屏蔽了的圖像和觀念與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留白」相提並論,並指出:兩者都是矛盾且有積極意義的負空間,能夠激發人的想像力。M+策展人貝若蘭在策展文章中將《硬核數據排毒》稱作是一項「生活方式策略建議」工具,供使用者同時遊走於全球互聯網和中式互聯網兩個空間,「幽默地指導主流網民將虛擬私人網絡(VPN)設定到中國內地,即主流獨角獸公司如Google、Apple、Facebook、Twitter、Instagram、Netflix、eBay、WhatsApp、Vimeo、Amazon等網站均被封鎖之處,讓他們直接對抗中國式審查。藝術家自稱患上「中式互聯網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非但沒有將互聯網上的限制視為缺陷,反而認為中國內地網民靈活應變、風趣幽默、才智過人,並讚揚他們在防火長城內培養出豐富的視覺文化。」在2022年於多伦多大学美术馆舉辦「苗穎:精神實用寶典」之際,策展人吴彦討論了《硬核數據排毒》的經驗層面:「作品提供了一種反邏輯的數碼世界出逃路徑,將觀眾傳送至一個虛假自然的島嶼,上面生長著以曲奇為食的奇異動物——這幻境象徵了電腦上揭示了用戶活動的網頁瀏覽紀錄文件,同時也象徵了收集並挪用用戶信息的獨角獸公司。」
在近期,苗穎完成了名為「桃源十二村」(2019-2023)的三部曲創作。該創作項目的靈感為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史金納1948年問世的烏托邦敘事《桃源二村》,三部彼此獨立並相聯繫的作品《牧羊者之耀》、《剩余智能》及《輝煌魔法之戰》——分別由亞洲文化中心(韓國)、博洛尼亞現代藝術館(義大利)及M+(香港)委任創作——均以實時模擬的形式完整地想像了由人工智能管理的未來人類世界。使用遊戲引擎製作的實時模擬作品的環境、遭遇及事件在每一次體驗中均不相同,整體反映了權力、意識形態的圖景與律令的生成過程。
苗穎的近期個展包括:「狂風凜冽,石地淒涼, 遺棄智慧,獨自徬徨」,馬凌畫廊,香港(2023);「精神實用寶典」,多倫多大學美術館,多倫多(2022);「桃源十二村」,OVR:藝術先鋒,巴塞爾藝術展網上展廳(2021);「堅強的愛」,施華特畫廊 ,維也納(2019);「硬核數據排毒」,M+,香港(2018);「他山之石」,沒頂畫廊,上海(2018);「苗穎:親特網+」;新美術館,紐約(2016);「內容覺醒」,沒頂畫廊,上海(2016);「手拿菜刀砍網線」,中國館,威尼斯雙年展,威尼斯(2015)。
她也曾參加多個群展,包括:「希克獎2023」,M+,香港(2023);夏威夷三年展,檀香山,夏威夷,2022;「漂浮的收藏」,博洛尼亞現代藝術館,博洛尼亞(2022);「科技斡旋·亞洲觀點」,國立臺灣美術館,台中(2022);「ON | OFF 2021:回到未來」,和美術館,順德(2022);「面向收藏家:來自希克的中國當代藝術收藏」,里沃利城堡當代美術館,都靈(2020);「藝術在此發生:網絡藝術的文獻詩意」,新美術館,紐約(2019);「藝術智能」,漢諾威藝術協會美術館,漢諾威(2019);「張培力、耿建翌的學生們」,西岸藝術中心,上海(2019);「想像的邊界」,第12屆光州雙年展,光州(2018);「.com/.cn」,MoMA PS1及K11 Art Foundation聯合舉辦,香港(2017);「例外狀態:中國境況與藝術考察 2017」,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北京(2017);「隱密表面」,KW當代藝術中心,柏林(2016)等。苗穎曾榮獲保时捷中国青年艺术家年度獎項(2018-2019),並已入圍希克獎2023。
苗穎 美國紐約, 生於 中國上海, 1985

人工智能撰寫腳本、5K分辨率,33分27秒
博洛尼亞
現代藝術博物館委任創作
展覽現場,「目:中國境象」,蓬皮杜中心,巴黎,2024年
圖片由蓬皮杜中心提供,攝影:Audrey Laurans

展覽現場,「狂風凜冽,石地淒涼, 遺棄智慧,獨自徬徨」,馬凌畫廊,田灣,2023。

展覽現場,「狂風凜冽,石地淒涼, 遺棄智慧,獨自徬徨」,馬凌畫廊,田灣,2023。

展覽現場,「狂風凜冽,石地淒涼, 遺棄智慧,獨自徬徨」,馬凌畫廊,田灣,2023。

展覽現場,「狂風凜冽,石地淒涼, 遺棄智慧,獨自徬徨」,馬凌畫廊,田灣,2023。

展覽現場,「狂風凜冽,石地淒涼, 遺棄智慧,獨自徬徨」,馬凌畫廊,田灣,2023。

展覽現場,「狂風凜冽,石地淒涼, 遺棄智慧,獨自徬徨」,馬凌畫廊,田灣,2023。

《桃源十二村—第一章:牧羊者之耀》,2019-2020
人工智能實時深度學習電腦軟件,4K分辨率,無限长度。
「希克獎2023」展覽現場,M+,香港,2023

《桃源十二村—第一章:牧羊者之耀》,2019-2020
人工智能實時深度學習電腦軟件,4K分辨率,無限长度。
「希克獎2023」展覽現場,M+,香港,2023

《桃源十二村—第一章:牧羊者之耀》,2019-2020
人工智能實時深度學習電腦軟件,4K分辨率,無限长度。
「希克獎2023」展覽現場,M+,香港,2023

《桃源十二村精神綱要》
www.pilgrimageintowaldentwelve.com
互動網站APP, 手繪壁畫
400 cm x 900 cm,尺寸可變
由M+委任創作。「希克獎2023」展覽現場,M+,香港,2023。

《桃源十二村—第二章:剩餘智能》,2021-2022
电影,GPT3人工智能编剧
33 min 27 sec
由博洛尼亞現代藝術博物館委任創作。
「希克獎2023」展覽現場,M+,香港,2023。

《桃源十二村—第二章:剩餘智能》,2021-2022
电影,GPT3人工智能编剧
33 min 27 sec
由博洛尼亞現代藝術博物館委任創作。
「希克獎2023」展覽現場,M+,香港,2023。

《輝煌魔法—降服 NO.1-NO.3》,2023
人工智能生成圖像亞麻布油畫,訓狗工具,木頭,輪子
180 x 20 x 95 cm
由M+委任創作「希克獎2023」展覽現場,M+,香港,2023。

《輝煌魔法—降服 NO.1-NO.3》,2023
人工智能生成圖像亞麻布油畫,訓狗工具,木頭,輪子
180 x 20 x 95 cm
由M+委任創作「希克獎2023」展覽現場,M+,香港,2023。

Glorious Magic -Trained NO.1- NO.3, 2023
Oil on linen with image generated by AI, dog training toys, wood, wheels
180cm x 20cm x 95cm
Commissioned by M+. Installation view at The Sigg Prize 2023 Exhibition, M+, Hong Kong, 2023.

博洛尼亞現代藝術博物館現場,2022。

亞洲藝術協會展覽現場,2022。

《桃源十二村—第二章:剩餘智能》,2021-2022
电影,GPT3人工智能编剧
33 min 27 sec
由博洛尼亞現代藝術博物館委任創作。

《桃源十二村—第二章:剩餘智能》,2021-2022
电影,GPT3人工智能编剧
33 min 27 sec
由博洛尼亞現代藝術博物館委任創作。

《桃源十二村—第二章:剩餘智能》,2021-2022
电影,GPT3人工智能编剧
33 min 27 sec
由博洛尼亞現代藝術博物館委任創作。

《桃源十二村—第二章:剩餘智能》,2021-2022
电影,GPT3人工智能编剧
33 min 27 sec
由博洛尼亞現代藝術博物館委任創作。

《桃源十二村—第二章:剩餘智能》,2021-2022
电影,GPT3人工智能编剧
33 min 27 sec
由博洛尼亞現代藝術博物館委任創作。

《桃源十二村—第二章:剩餘智能》,2021-2022
电影,GPT3人工智能编剧
33 min 27 sec
由博洛尼亞現代藝術博物館委任創作。

《桃源十二村—第二章:剩餘智能》,2021-2022
电影,GPT3人工智能编剧
33 min 27 sec
由博洛尼亞現代藝術博物館委任創作。

《硬核數據排毒》
由M+委任創作,綜合媒體裝置,2018。
裝置現場多倫多大學美術館,加拿大,2022。

《硬核數據排毒》
由M+委任創作,綜合媒體裝置,2018。
裝置現場多倫多大學美術館,加拿大,2022。

《硬核數據排毒》
由M+委任創作,綜合媒體裝置,2018。
裝置現場多倫多大學美術館,加拿大,2022。

《硬核數據排毒》
由M+委任創作,綜合媒體裝置,2018。
裝置現場多倫多大學美術館,加拿大,2022。

《硬核數據排毒》
由M+委任創作,綜合媒體裝置,2018。
裝置現場多倫多大學美術館,加拿大,2022。

《硬核數據排毒—樂在其中》,2018
VR,7分鐘
由倫敦藝術夜委任創作。
裝置現場夏威夷三年展2022,美國,攝影:Christopher Rohrer。

《硬核數據排毒—樂在其中》,2018
VR,7分鐘
由倫敦藝術夜委任創作。
裝置現場夏威夷三年展2022,美國,攝影:Christopher Rohrer。

《硬核數據排毒—樂在其中》,2018
VR,7分鐘
由倫敦藝術夜委任創作。
裝置現場夏威夷三年展2022,美國,攝影:Christopher Rohrer。

《硬核數據排毒—樂在其中》,2018
VR,7分鐘
由倫敦藝術夜委任創作。
裝置現場夏威夷三年展2022,美國,攝影:Christopher Rohrer。

《硬核數據排毒—樂在其中》,2018
VR,7分鐘
由倫敦藝術夜委任創作。
裝置現場夏威夷三年展2022,美國,攝影:Christopher Rohrer。

《硬核數據排毒》
綜合媒體裝置
裝置現場夏威夷三年展2022,美國,攝影:Christopher Rohrer。

《硬核數據排毒》
綜合媒體裝置
裝置現場夏威夷三年展2022,美國,攝影:Christopher Rohrer。

《硬核數據排毒—樂在其中》,2018
VR,7分鐘
由倫敦藝術夜委任創作。
展覽現場夏威夷三年展2022,美國,攝影:Christopher Rohrer。

《硬核數據排毒—樂在其中》,2018
VR,7分鐘
由倫敦藝術夜委任創作。
展覽現場夏威夷三年展2022,美國,攝影:Christopher Rohrer。

《硬核數據排毒—樂在其中》,2018
VR,7分鐘
由倫敦藝術夜委任創作。
展覽現場夏威夷三年展2022,美國,攝影:Christopher Rohrer。

《硬核數據排毒—樂在其中》,2018
VR,7分鐘
由倫敦藝術夜委任創作。
展覽現場夏威夷三年展2022,美國,攝影:Christopher Rohrer。

《親特網加》,2016
綜合媒體裝置,由美國紐約新美術館委任創作。
2018年光州雙年展現場。

《親特網加》,2016
綜合媒體裝置,由美國紐約新美術館委任創作。
2018年光州雙年展現場。

《親特網加》,2016
綜合媒體裝置,由美國紐約新美術館委任創作。
2018年光州雙年展現場。

《親特網加》,2016
綜合媒體裝置,由美國紐約新美術館委任創作。
裝置現場多倫多大學美術館,加拿大,2022。

《親特網加》,2016
綜合媒體裝置,由美國紐約新美術館委任創作。
裝置現場多倫多大學美術館,加拿大,2022。

《親特網加》,2016
綜合媒體裝置,由美國紐約新美術館委任創作。
裝置現場多倫多大學美術館,加拿大,2022。

《親特網加》,2016
綜合媒體裝置,由美國紐約新美術館委任創作。
裝置現場多倫多大學美術館,加拿大,2022。

《Problematic GIFs》,2016
七通道影像裝置(彩色、無聲)
325 x 241 x 8 cm
1 min 22 sec
攝影:M+,香港。M+新藝術委員會, 2019。

《Problematic GIFs – No Problem At All》,2016
七通道影像裝置(彩色、無聲),燈箱
325 x 241 x 8 cm
1 min 22 sec
攝影:白兔畫廊。

《泰克抽象主義》,2014-2016
布面數字印刷
KW當代藝術中心展覽現場,德國,2016。

《泰克抽象主義》,2014-2016
布面數字印刷
KW當代藝術中心展覽現場,德國,2016。

《局域網情詩.gif》,2014,2015
gif動畫
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2015,意大利。

《局域網情詩.gif》,2014,2015
gif動畫
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2015,意大利。

《局域網情詩.gif》,2014,2015
gif動畫
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2015,意大利。

《局域網情詩.gif》,2014,2015
gif動畫
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2015,意大利。

《盲区》,2007
藝術家書,獨本
新美術館展覽現場,美國,2019。攝影:Alex Lau。

《特效系列》,2016至今
布面油畫

《样板3号》,2018
折疊屏風,木,布面油畫
165 x 160 x 7 cm
和美術館展覽現場,2022。

《样板3号》,2018
折疊屏風,木,布面油畫
165 x 160 x 7 cm
和美術館展覽現場,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