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angMalingue

返回展覽

澄明 / 流動 / 清澈

[23.03.24 – 27.04.24]

(藝術家)

山岡嘉里

(地點)

香港香港仔興和街25號大生工業大廈12樓

(相關文件)

馬凌畫廊於田灣工作室空間榮譽呈獻山岡嘉里於亞洲地區的首個個展「澄明 / 流動 / 清澈」。此次展覽也是山岡嘉里於馬凌畫廊的首個個展。山岡嘉里常駐紐約,多年來創作的作品跨越了繪畫、雕塑、攝影及素描等多種藝術門類。此次展覽中的一系列新近作品以及創作於2000年代末的作品展示了藝術家處理物質、過程和反射肌理的獨特手段,彰顯了其藝術體系不斷演變流轉的特質。

展覽中以銀色聚酯薄膜、聚氨酯樹脂或乙烯基薄膜為主要材料的作品表面既帶有不同程度的反射性,也如地貌一般具有微妙的起伏型態,忠實地記錄了其製作過程的諸多細節。山岡嘉里對錯誤、紕漏及隨機性影響物件的方式深感興趣。在其工作室中,黑色或銀色乙烯基薄膜因陽光的照射和熱能而發生變化,泛起褶皺和漣漪。山岡嘉里在創作部分作品時於反光聚酯薄膜表面傾倒黑色顏料,並在顏料黏稠流淌之時將薄膜捲起,因此顏料在反光薄膜的背面留下充滿隨機性的印記——《7245 (掀-起)》(2023)的基本型態便是如此塑造的。山岡嘉里為物質及事件的發展演變設立條件,卻不通過描繪構圖去干擾畫面的生成。繼而,永遠處在嬗變過程中的作品為觀者的具身觀看經驗設立條件和語境。觀者成為了作者和編輯者,在塑造並重塑異變圖像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創作《2016 (黑色乙烯基摺)》(2015/2024)時,山岡嘉里曾將乙烯基薄膜折疊;這不僅在畫面左側留下了一道自上而下的印記,也因藝術家在黑色材料上的指紋而形成了不可見的抗觸肌理。這最終導致了出人意料的變化:藝術家隨後傾倒在薄膜上的透明樹脂緩慢地從留下指紋處剝離。作品持續不斷地產生微妙的變化,重構原應在近十年前的「拍攝」時刻定格的「圖像」。山岡嘉里在近期為該作品重新添加了另一層樹脂表層——她在近年的藝術實踐中常回顧早期作品,主動為其添加新的維度。

展覽中的《14.12511.625#16)》(2013)屬於在2007年開創的澆注柔性聚氨酯樹脂作品系列。在創作此系列作品時,山岡嘉里將粉末狀顏料與樹脂混合為懸浮液,傾倒於配有模具的反光聚酯薄膜之上。樹脂定型過程中產生的熱能讓粉狀顏料趨向畫面中心靠攏。多個變量共同影響了顏料顆粒的位置和型態:溫度;濕度;黏性;顏料濃度;沈浸處理方式等。作品再一次展示了山岡嘉里採用的獨特「攝影」時刻,揭示了貫徹其長期藝術生涯的線索。

山岡嘉里的創作扭轉了觀眾嘗試探求可感圖像的慾望——「我想要觀者潛入那不確定性之中去,深入探索圖像降臨之前的時刻。」此次展覽中的唯一一張圖像作品即是為2023年於維斯大學舉辦的「觀看就是遺忘再想起再遺忘」展覽所創作的《樁》(2023)。山岡嘉里曾在1979年於維斯大學希爾卡美術館展示畢業作品;在多年後回歸母校舉辦展覽之際,她目睹了美術館外一棵樹被砍倒的全部過程。在飄逸合成薄紗材料上印製的《樁》作品展示了繪有X形標記的樹樁,記錄了樹木完全消失前遺留的痕跡。這作品不僅指向了記憶、時間及生態環境變遷等主題,也作為隱喻代表了山岡嘉里多年來關注時空變遷及事件發展軌跡的獨特攝影藝術。

(關於山岡嘉里)

山岡嘉里是一名視覺藝術家,其獨特藝術實踐跨越了繪畫、攝影及雕塑等媒介門類。她致力於探索起伏的作品表面、物質及過程,感興趣於難以察覺之物的觸感,以及決定了物件型態的連鎖反應——由事先規劃的事件及突發意外共同催生的變化。她的藝術作品以下述結合關係與觀眾產生直接的溝通交流:化學處理/反應的視覺記錄,以及希望捕捉瞬息萬變圖像的慾望。山岡嘉里在近期曾於以下機構展出作品:當代藝術中心(費城);現代藝術博物館/PS1(纽约);东京宫(巴黎);蓬皮杜中心(巴黎);利卡德基金會(巴黎);亨利美術館(西雅圖);Artists Space藝術中心(紐約);瓦克斯納藝術中心(哥倫布);列斯里-羅曼美術館(紐約);維多利亞及阿爾伯特博物館(倫敦)及麻萨诸塞當代藝術中心。以下媒體曾報導評論其藝術實踐:紐約時報;ArtforumArt in AmericaArtnews;紐約客;Time Out紐約;HyperallergicInterviewBomb。以下公共藝術機構已收藏山岡嘉里的作品:阿爾布萊特-諾克斯美術館;芝加哥藝術學院;達拉斯美術館;亨利美術館;蓬皮杜中心。山岡嘉里曾榮獲約翰·西蒙·古根海姆紀念基金獎項(2019)及「匿名是一名女性」獎項(2017)。山岡嘉里是酷兒藝術團體fierce pussy的創始成員。她生活工作於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