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angMalingue

馬凌畫廊誠意呈獻最新群展「物非物」(Never odd or eveN)。展覽計劃得到台灣文化部及台北國際藝術村支持,由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的策展人呂岱如策劃。參展藝術家包括伯諾瓦·布洛伊薩特、周育正、泰勒.科伯恩、伯諾瓦·布洛伊薩特,以及高倩彤。是次計劃探討當代藝術展覽形式演練的美學問題、當中回應的文化及藝術家行動和創作的手法。計劃同時把展覽伸延至實體展示空間以外,化成不同的展示方式,以平面媒體作為展覽媒介,在台灣藝術雜誌Not Today 的十月號上舉辦紙上展覽 (paper exhibition),並且發行一系列的藝術家訪談錄。

「如何打開視野與胸懷去聆聽看不見的風景,是一種與感性共舞的課題還是夢境?神秘的並非物件,而是藝術家展開的行動與我們從未停歇的共謀。

展覽關注藝術家的行動與感知力,在將藝術想法與表達觀念化的過程裡,他們如何從形式語言展開對於社會關係與能動性的推敲、調查與滲入。他們的行動並非透過直接的再現關係呈現,而是藉由創造介媒與證據來讓我們重新展開在現實生活裡的質問與行動。透過解讀這些他們在連結知識、影像、敘事以抵抗機制性權力和暴力之時,所應運而生的對話、構圖及其美學語彙,本展覽探討對於藝術家行動形式的觀看與解讀,提出視覺性、展示性以外的當代藝術觀看方式——在多重層次與向度間去理解審美的不同領域,以及其如何連續地交織展開於生命形式間。

在後杜象的媒體社會中,我們被新的藝術使命驅動去認識與挖掘藝術物件的意義、展示與可能性,不論是否具備物質性,當代藝術的挑戰之一,便是如何在複雜詭譎的社會肌理中進行超越新藝術觀念的註冊動作。在此脈絡底下,展覽作為藝術呈現的形式也面臨新的挑戰與要求,以在不同的系統、機制、意識形態和現實裡,提出並生產積極的溝通渠道。「物非物」原為一種開放性、暗示性的能指,既是與周遭介質的共鳴,也指向一種非可見的新關係與空間的騷動。與其英文展名Never odd or eveN皆同為回文,展開一個雙向折返的甬道,在轉換復返間探問每個小數點後的無盡可能。策展概念透過這樣的命題方式與形式結構,採用了製造視差結構的一種美學載具,以在同一個平台上,或說觀眾所決定的多個視差視角的交會處,去呈現藝術與生命相遇的樣態,展露藝術家回應藝術與生命形式的手法,也讓觀者運動他們在展覽形式間所可探索的各種視角。展覽揭示形式如何運作情感,而我們又如何為之所動地在一種當代的時間感之下行動與奔跑。」

——呂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