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凌畫廊很榮幸在北京畫廊周推出王之博(1981年生於中國)的個展「表演者」(Actor: Talking, Imitating, Teasing and Singing),屆時將會展出王之博近期的八張畫作。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目前生活在杭州和柏林,王之博的油畫作品從地理、歷史、人類學和建築學角度追尋關於現實的怪誕範疇,模糊我們對於空間和時間的認知。王之博的創作實踐探討了繪畫中如何拉伸,濃縮,扭拽時間和空間的維度和複雜性,借以探討繪畫在表達多重維度時的可能性,以及人類視覺經驗的演進在畫面上的體現。
本次展覽題目「表演者」的靈感來源於相聲舞台上的表演者,英文標題更是直譯了相聲表演中的基本功:說學逗唱——Talking, Imitating, Teasing and Singing。這些作品體現了王之博近期在繪畫中新的實驗和探索,在她的畫筆下人類和非人類的形態都被賦予了同樣的情感強度,就如政治生態學家簡•本尼特(Jane Bennett)在2009年出版的《充滿活力的物質》一書中提到,有一種「至關重要的物質性」貫穿於世界上的身體和物質,與「物的擬人化」相呼應的是「人的物化」。
王之博早年的繪畫常常是空無一人的公園、廣場等公共空間,避免因人物出場而帶來的敘事性,從心理地理學的角度挖掘人類行為與空間屬性的關係,歷史文化的演變對建築景觀的影響等等。隨後,王之博開始畫靜物、人物、或是人與物之間的交媾與變形,2018年王之博在上海的個展題目直接就是「他不再有人的模樣」,在王之博的畫作中,人的肉體,一段胳膊,一條腿,一個坐姿,一個動作,是不受思想所累的單純的對象,是我們熟悉又陌生,喜愛又懼怕的生命的根基。 王之博近年從杭州搬到柏林,東西兩種文化背景的轉換以及2020年以來蔓延全球的生存危機也在她心上投下陰影,她的新作恰好呈現出變化中動蕩的體驗,思鄉的情緒不可避免,藝術家在作品中把在各種時間和空間里的體驗連接在一起。歐洲反反復復且曠日持久的社交隔離,讓她重新思考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重新安放自己的鄉愁,也對自我身份有了新的認知。作品《撲通,撲通,撲通 II》源於藝術家某次在柏林的一家的中餐館就餐,幾個小孩魚貫而入,他們金色的頭髮在晦暗污濁的餐廳里顯得明亮耀眼。被金色毛髮吸引可能是身為亞裔人群特有的視覺關注點,藝術家試圖抓住這一瞬間的感覺——因為金色毛髮而突然對自己少數族裔身份的自我意識,而這個意識對搬遷至歐洲不久的藝術家而言可以說是嶄新的。
王之博在新作中探索了人類動作的表演性,一種物化之後的造作感:漂浮的身體,受重力下墜的身體,滾動中的身體。在《S形標誌》和《女權主義之謎》兩件作品中均出現了橫倒的人體,王之博覺得橫倒比竪立更體現了人的物性,人在橫倒時會比站立時更容易感受到身體各個部位的重量,瞭解人類力量和行動能力的局限性,更容易形成對自己身體的客觀認識。在描繪人類形態時,王之博習慣把和身體區分開考量,故意模糊人物的面目而著重描繪肢體傳達的信息,在她看來很多時候面相與身體會給出不同的代碼,像是兩條互相干擾的信息流,而身體往往傳達出更加隱蔽不易被察覺的事實。在王之博的作品背景中經常隱藏著密集的波紋、網格、中心漩渦等等誕生於數字時代的圖案模式,這種源自於網絡技術的新視覺效果在王之博看來會為畫面提供一個新的維度,介於現實與幻想之間,是現代人執迷的虛擬體驗,王之博將其混雜在對描繪對象的塑造過程中去實驗,希望傳達出一種更複雜的敘事。
作為一位被高度贊譽的中國畫家,王之博在2008年獲得了羅中立獎學金。其精選個展包括「他不再有人的模樣」,馬凌畫廊,上海(2018);「目之所及」,馬凌畫廊,香港(2016);「王之博:駐波」,軍械庫藝博會,紐約(2013)。她的作品也曾在倫敦弗里茲藝博會(2020)、柏林時代美術中心(2019),巴黎Villa Vassilieff(2017),重慶美術館(2015),悉尼Penrith Regional畫廊(2014),台北當代藝術館(2008),北京今日美術館(2008),上海美術館(2007)展出。王之博作為最有代表性的中國女性藝術家之一,其作品被收錄在藝術作家Luise Guest 2016年出版的《半邊天:與中國女性藝術家的對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