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angMalingue

Back to 個展

展亭

[09.09.25 – 04.01.26]

(藝術家)

楊嘉輝

(地點)

新北市美術館,新北市鶯歌區館前路 300 號

(相關網站)

新北市美術館首屆「新美委製」邀請藝術家楊嘉輝,推出全新創作〈展亭〉。展覽聚焦於當代社會中人類與科技無法切割的關係,特別是在多媒體環繞、人工智慧以指數速度發展的時代,探問科技如何改變我們感知世界與思考自我的方式。

作品回溯1964年紐約世界博覽會IBM展館,由查爾斯與雷.伊姆斯(Charles and Ray Eames)製作的多螢幕電影《THINK》。此作誕生於電腦技術初萌的年代,將電腦的運算過程比擬為人類意識的擴展,象徵一種新的觀看世界的方式。它既展現了當時社會對科技的樂觀與信任,也映照出冷戰時代中人們對媒體的焦慮。而面對新技術所產生的矛盾心境,與我們今日面對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何其相似。

作為「資料庫電影」的先鋒,《THINK》突破線性敘事,以多螢幕、碎片化影像展現一種資訊架構。楊嘉輝進一步將此形式與16世紀「珍奇櫃」以及當代生成式人工智慧進行跨時代比較,探討「資料庫」如何在不同時代牽動時間、空間與敘事的交錯。在新作〈展亭〉中,他將多螢幕錄像裝置懸掛於天花板,讓人工智慧生成影像與聲音如同資料碎片般交織,觀眾在空間中移動、抬望,體驗媒體環繞所構成的感官場域。

音樂部分,楊嘉輝選擇「安魂曲」作為創作母題,呼應史丹利.庫柏力克經典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中,人工智慧電腦 HAL 9000 被關閉時逐漸暗去的「眼睛之光」。電影所用李格悌(György Ligeti)的〈永恆之光〉(Lux Aeterna),本身取材自安魂彌撒,象徵人類面對死亡與未知的時刻。這一意象同時指向人工智慧與人類在邊界處的曖昧命運——究竟是機器的終結,抑或人類理性的謝幕?

此外,展覽亦展出藝術家2023年的作品〈96和弦空間變奏〉。此作同樣回應「資料庫電影」的概念,卻不依賴人工智慧生成,而是透過資料庫編排與演算法計算,結合隨機性與人為選擇,呈現人機協作的另一種可能。〈96和弦空間變奏〉與〈展亭〉並置展出,共同構築一個跨越歷史、科技與感知的多重場域。


關於新美委製

「新美委製」(NTCAM COMMISSION)自2025年啟動,是新北市美術館每兩年一次的委託創作計畫,邀請一位/組具國際影響力之藝術家,進駐館內最具挑戰性的展覽空間進行全新創作。

本計畫回應美術館推動當代跨領域創作的方向,鼓勵藝術家在不同媒材、形式與知識領域間展開實驗性對話。計畫亦強調「以展覽創造空間」的觀點,關注空間之政治性、創造公眾交流之場域,以及重構美術館的展示邏輯與空間範式。同時透過本計畫,支持藝術家實現其創新構想,開創嶄新的藝術語彙與觀看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