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angMalingue

Back to 藝博會

巴黎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FIAC)

[18.10.18 – 21.10.18]

(地點)

大皇宮, 溫斯頓丘吉爾大道, 法國巴黎

(相關文件)

馬凌畫廊很榮幸率旗下的三位藝術家參加法國FIAC藝術博覽會,他們是來自盧森堡的女藝術家謝素梅(b.1973),台灣藝術家周育正(b.1976)和來自中國的鄭洲(b.1969) 。他們的作品代表了馬凌畫廊及其規劃的藝術項目中一以貫之的將審美訴求與觀念探討完美融合。

謝素梅出生於一個音樂世家,父親是來自中國的小提琴家,母親是一位英國籍的鋼琴家。她自幼學習古典音樂,接受嚴格的鋼琴和大提琴訓練。因為渴望更加自由的創作空間,而非囿於一種形式,她選擇在巴黎高等藝術學院學習視覺藝術,並於之後在當代藝術領域找到自己的舞台,讓她把自己對音樂、文學、舞蹈、表演等多種藝術形式的熱愛都糅合在一起。 2003,正值而立之年的謝素梅成為了威尼斯雙年展盧森堡國家館的主角,並榮獲國家館金獅獎,自此,謝素梅得到國際上的廣泛關注。目前她的作品巡迴展,正在盧森堡、瑞士、中國和台灣等地陸續展開。來自一個東西方結合的文化背景,讓謝素梅的作品不受風格和題材的限制,充滿好奇心。多年的音樂修養又讓謝素梅對聲音、旋律、時間、氣氛這些抽像元素擁有敏銳的感受力。本次FIAC的展位上,謝素梅將展出兩件2018年的新作,雙聯攝影作品《天空》系列和裝置《石》系列,靜謐而雋永的自然景物是她作品中常常出現的元素,她的作品不受媒介限制,攝影、雕塑、裝置、錄像,媒介對於她來說只是將意念、想法和情緒物化的手段,以此記錄個人的情感與記憶。

周育正畢業於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與塞納河研究計劃,在國際藝術界以其創作策源和成果之間的相互辯證作用見稱。周育正透過重塑、轉移或轉化創作元素刷新身份和物件之間的關係,貫穿其多媒介藝術創作的脈絡是他對大眾媒體、體制和生產系統的批判。他通過創作產生了一次次精心策劃的對話 ,塑造出極簡而斟酌到位的知性和美學藝技,把玩藝術、物件和空間本身的特質。本次FIAC上將展出周育正2018年的新作《刷新、犧牲、新衛生、家居、洗滌、周育正、顏料、抹布、菜瓜布、圓盤、形象、繪畫集》系列和他的繪畫《單色漸層》系列。周育正擅長處理美學與社會的雙面操作,強調於視覺造型背後的工作程序,關注於如何在既有事物的機制中產生出另類的操作與思考模式,並在非典型合作中產生出相對應的另類利益,同時顯露出既定事實的問題。他的創作形式廣泛於各種媒材,但多以中介者的角色媒合了他視為主體之個人、企業與機構組織,並透過工作程序的操作,例如轉移、轉讓、或是時間、地點的差異,產生出計劃的結果,形成來源與結果間的相互辯證。

鄭洲是浙江溫州人,於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畢業後一直以繪畫創作,同時以教授美術為職業, 2013年之後,鄭洲以自由藝術家身份生活於北京。於2017年和2018年先後在馬凌畫廊上海和香港空間舉辦個展。鄭洲以畫畫反映思維永不停息的流動,對外界信息的接收及反饋,對內心幻想和隱秘慾望的剖析,皆以繪畫為途徑為出口。鄭州的繪畫基本屬於表現主義的範疇,技巧上看似漫不經心、隨心所欲,平面缺乏透視,顏色大膽線條狂亂,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作品中突破時間空間的邏輯,不受制約的純主觀性的東西,像意識流文學中對靈感、直覺和潛意識的表達,連綿、多變、跳躍。本次FIAC將展出鄭洲於2016年創作的兩幅繪畫《無盡的悠閒》和《天空之眼》,鄭洲喜歡將他的工作方式用天意來解釋,一種來自純粹心靈的無意識行為,摒棄了傳統道德、審美規範、以及理性思維的困擾,並試圖由此建立一種新的內在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