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淩畫廊很高興地宣布參與FIAC 2017的四個展會分區:畫廊展區,場外裝置,現場展以及暫態電影。 在畫廊展區將展出周育正、謝素梅、周奧的作品。周奧亦將在杜樂麗花園的場外裝置展出兩個新的公共藝術裝置。 而王衛正在創作一個橫貫溫斯頓丘吉爾大道的大型景觀裝置作品,最後,何子彥的作品將會在暫態電影項目中展出。
展位 1H05: 周育正, 周奧, 謝素梅
“時間”概念是本次馬淩畫廊呈現的核心,周育正、周奧、謝素梅的作品基於對於個人行爲、城市環境、市民中心的審視,構建了東西方之間的藝術對話。
周育正(生於1976,台灣),採取系統地,長時期的以及意識性的手段,對機構、組織、制度構成微妙的批評。 《工作史 – 盧皆得》記錄了藝術家與年近六十歲的臨時工盧皆得之間的長時期身份交換過程。在中心放著擺滿小冊子的平台,邀請觀衆們坐下閱讀。冊子的內容是與盧皆得進行的一系列的訪談,訪談文本對他過往的四十五年歲月提出了疑問。《單色 – 工作史》(2013)進一步體現了藝術家對節奏化創作的重視,看似是周育正本人創作,而實際上這幅畫是由盧皆得創作。受藝術家邀請,盧皆得系統地填充畫布。 通過協作的過程,在一個時間維度裏,周育正建立了對作者身份和承認概念的批判。
周奧(生於1979,葡萄牙)是生活在香港的藝術家,《無題 – 星期天》(2016) 通過對城市運轉的觀察,強調了建築的施工、建設和最終被遺棄之間的推拉過程。 僵化的水桶和混凝土包、星期天是家庭幫傭的休息日,將標題的涵義延伸至一個城市的沿海發展,其建造和社會生産力。在藝術家的悉心佈置之下,它們的微妙張力闡釋了安置與墜落之間細膩的平衡,確認了創造至崩壞的興衰周期。
中英混血藝術家謝素梅(生於1973,盧森堡)追求調查地理,文化,傳統之間聯系的實踐。謝慣於引起對感官的交叉刺激,使得時間以平靜沈思的狀態被抛在腦後。“Pas de Neige”(2015)中,謝用沈重的步履行走,緩慢地用木柵篩濾了 Villa Medici 的鵝卵石庭院。謝的反複走動對庭院的視覺構圖産生了凹痕影響,木柵在另外一方面而言也成爲了對於時間的印記。與時間共存脆弱感的作品是“Rote Leiter(Scale)”(2014),精美的紅色梯子,由紅鐵製造,與其存在的形式形成了鮮明對比。謝近來在 Villa Medici 別墅居住了一段時間,創作了一系列攝影、視頻、裝置作品,反照了她的這段創作時光。在《羅馬(雅典娜)》(2017)中,每一幅圖像都反映出一種情感:阿德裏安娜,由精致的表達與細節勾勒出時間的流逝,構成對歷史的讚美詩篇。
場外裝置 :
周奧
《撻曼物種》 2017
火山岩 / 熔岩石
180 x 75 x 75 厘米
藝術創作與宴娛入侵確有分歧但也有共同之處,《撻曼物種》是在巴厘島東部被遺棄的撻曼遊樂公園發現的兩個雕塑的複制品。撻曼遊樂公園在2000年被關閉。原本的雕塑是用普通材質雕刻的青蛙,但是由於人爲因素,雕像迅速轉化爲半破壞狀態。周奧使用名爲 Batu Chandi 的石頭進行複制再創作,這種石頭在印尼語中的意思是“廟宇石”,一種深色的熔岩岩石,在印尼被用於建造印度教廟宇和神社。周奧探索並記錄現代廢墟的審美切片,建立了與當代社會遺留問題之間的對話。
周奧
《標準廚房》 2017
火山岩 / 熔岩石
383 x 616 x 215 厘米
引入現代考古學的概念,周奧制作了一個模仿真實廚房尺寸的複制品,邀請觀衆參與互動。周奧慣於將現成之物扯離其原本的語境,帶到公共領域中來,探討我們與日常空間之間的關系,特別那是有著相聚場景的空間。周奧與東巴厘島仍在使用傳統雕刻大型 Batu Chandi 石的藝術家合作。因此,周奧對於展現現代生活的結構富有興趣,同時特別強調從規定到日常的人類活動的建築總和。
現場展 :
王衛
《自然史4(廣場)》 2017
馬賽克瓷磚
現場裝置作品,尺寸不定
王衛(生於1972,北京)的公共裝置《自然史4(廣場)》(2017)從他自身的興趣出發,比起一件藝術品,更像是運用生活中靈活的擺放技巧創作出的一種沈浸式的環境,因此,王衛積極地利用現有的空間與視覺元素,然後根據展覽的設置來擴大和適應。通過這種參與和解構化的內在過程,他質疑在用新角度去看一切之前的自然形態的真實性並構建了探究新層次意義的窗口。
橫跨溫斯頓·丘吉爾大道,《自然史4(廣場)》(2017)是一個馬賽克瓷磚平台,呈現了在廣東東莞所發現的圖案。王衛利用這種在中國常用的建築材料來覆蓋巴黎大街,在觀眾的觀察和互動中營造建築,裝飾和個人的生活模式之間的平衡。
王衛的作品持續關注時間和背景的錯置。馬賽克瓷磚在中國常被視作一種物美價廉的材料,而這種材料在世界另一邊的藝術博覽會上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王衛以開放的態度,故意違抗了材料的原始目的而提出現實的矛盾,體現出一種混亂的,潛在的懷疑,孤立而持續蛻變的狀態。
暫態電影 :
何子彥
《名字》 2015
單頻道高清有聲錄像
16 分 51 秒
何子彥(生於1976,新加坡)的主要創作是視頻與裝置作品。他慣常使用音樂與視頻文獻組建歷史事件。《名字》(2015)是從傳統美國電影中提取的各種片段的蒙太奇,關於一個作家在寫作過程中的掙紮。作品來自對傑納·Z·哈納罕的史學作品《馬來亞共産鬥爭》的研究。何子仁運用電影片段和藝術手段,展示了他在馬來半島殖民史學上的原創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