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angMalingue

Back to 藝博會

陶輝

[09.11.19 – 10.11.19]

(地點)

中國上海市延安中路1000號上海展覽中心

(相關文件)

(相關網站)

馬凌畫廊很榮幸將在2019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中呈現中国藝術家陶輝的個人項目,以攝影、視頻和裝置等不同媒介的作品,探討當今數字時代流行文化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以及人如何感知區別真實與虛擬。

裝置作品《屏幕作為展示主體》(2019)中的四個顯示器被置於一輛手推車上,並使其分別展示紅、綠、藍、白四種主要的像素顏色。這四種顏色也是構成視覺傳播的要素,陶輝希望由此來指出這些顏色是如何影響人們看世界的,無論是肉眼中的真實世界還是數字世界。這件作品還試圖解釋屏幕是如何被視為作品本身並昇華其藝術地位和價值。此外,通過富有多種用途的屏幕,陶輝向觀眾展示其如何既可被用為娛樂工具又可被用為政治控制。

雙屏影像裝置作品《Double Talk》(2018)中,陶輝表現出對韓國流行文化的興趣,講述一位韓國偶像歌手從死亡中崛起,通過與追逐他的記者之間的問答,來探討流行文化和大眾媒體如何對個人產生影響。

陶輝為本次博覽會製作了全新的全息圖系列作品《無題(全息建築03&04)》(2019)。這組全息照片以繁複的全息成像技術呈現建築模型,利用激光作為成像光源,每一次拍攝的過程都是一次高精度的建設過程。作品詮釋人和自然的關係並質疑如今透過視覺和觸覺的感知方法,同時還探尋真實的定義以及如何在虛擬現實間找尋真實。

展廳最裡面的大屏幕播放著視頻作品《跳動的原子》(2019)。在這件作品中陶輝著重於我們持續受數字時代影響的個人和集體狀況。通過一個長高形的屏幕呈現由一相貌平常的中年晚會歌手播報每日生活的片段和來自電影短片中的旋律。這一作品反映當下社交網絡的狂熱現象,更特指中國社交軟件「抖音」(Tiktok)。人們通過這一軟件可以查看、創作、二次創造和分享各類用來短視頻。作品中的晚會歌手和短視頻並無關係,就如同通過抖音上的視頻而產生連結但實際生活中毫不相干的人們一樣。由此,呼應作品名稱,這件作品試圖闡述當下社會的原子化和一種出人意料的現象,即人們通過網絡更加頻繁地交流,孤獨感卻在與日俱增。

攝影作品《德黑蘭的黃昏》(2014)是陶輝2014年視頻作品《德黑蘭的黃昏》的靜幀。在伊朗,很多女性的權利被以保護女性的名義所壓制,婚姻法框架下的女性總是被動的。娛樂是被禁止的,女性歌手更是不能公開演唱的,而在香港這個有自由傳統的地方,女性可以更自由的追尋自己的感情,理想,生活方式,陶輝選擇讓一個在劇院工作的伊朗女孩在私人汽車里重新演繹了香港已故女明星梅艷芳生前在演唱會上的一段與粉絲的對話,這段對話呈現了梅艷芳對愛情與婚姻的自由追逐,陶輝試圖尋找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在相同故事的框架下,呈現出來差異性與共同點,也想通過這種「表演」當代伊朗女性對待生活感情的態度的方式來反觀極權主義下的人民的自由空間。

陶輝1987年出生於重慶雲陽,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的油畫系,目前生活在北京。雖然畢業於油畫系,但陶輝的作品以影像和裝置藝術為主,從個人記憶、視覺經驗和大眾文化中積累素材,通過提煉與改造形成嶄新的敘事模式和影像風格。陶輝從社會身份、性別地位、種族問題和文化危機等問題入手,以荒誕、弔詭、誇張的場景搭建,充滿隱喻和錯位感的人物設置,呈現出當代人的集體經驗,帶動觀者正視自身的文化歷史、生存現狀和社會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