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被我們視作是真實的事物,還是我們與物件及物質相作用過程的心理本質,都是娜布其(1984年生於內蒙古,現生活於北京)藝術創作的長期主題。從手工塑造的雕塑作品,到應用了大量現成物的裝置作品等,娜布其的藝術實踐一直牽引觀眾前去觀察細節及語境,去適應並考慮虛構與實在之間的複雜關係。娜布其由此建立的領域強調我們對周遭世界的理解,並將我們引入關於空間政治的探索之中去。
娜布其創作的核心概念即是由馬丁·海德格爾發展的「在場」現象學理念。現象學是研究主觀人類意識結構的學科,而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一書中指出,西方哲學思想使用的時間概念自亞里士多德《物理學》以降從未發生重大革新。海德格爾哲學發展的核心,即是嘗試去更為真實地理解時間,將時間視作是三種逸出態的集合:過去,當下,以及未來。海德格爾口中的「在場」因此既意味著「當下」的在場,也意味著一種類似基督教上帝或永在科學原則的永恆在場。
《真實發生在事物具有合理性的瞬間嗎? 》(2018)最直接地指向了這一核心理念原則。此大型裝置作品首次在2019年於上海展出,後又在同年於威尼斯雙年展展出。作品的眾多組成部分包括:一張綠色「草地」地毯,一座在軌道上不斷前進的白底黑點奶牛雕塑,以及一個由大量垂墜布料組成的虛構天空背景。這裝置作品既認可了諸多組成部分的既成狀態,又以同等強大的力量激發了它們的過去及未來態。此種不斷滑落的視覺互擾形式帶來了一種奇異的似曾相識幻覺。作為觀眾的我們既認同了這情景,又因其整體及細節的不可置信性而感到困惑。
同樣曾於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上展出的《終點》(2018)也帶來了類似的悖反經驗。這巨大而傾斜的廣告牌上印有藍天白沙的海灘情景,讓人想起那些優美的沙灘度假項目廣告。然而,一株塑料蕨類植物戳破了這廣告牌,既通過相連的意象與這背景合而為一,又通過干擾觀看視角打破了這情景。在仔細觀察後觀者可發現,這突出的蕨類植物事實上歸屬於許多植物的集合,這些植物全都藏匿於廣告牌之後,就像是某種視覺劇場的幕後人員一般,而其中一名成員衝破了那面向公眾的屏障。眾多元素之間存在著聯繫,卻又非常荒誕,就像是和現實在競爭一樣。這作品也指向了娜布其肆意探索自然、實在或人造物的藝術實踐,指向了她將諸多異質物歸納入裝置作品及創造性對話中去的過程。
除對植物抱有興趣之外,娜布其也對棲息地的概念抱有濃厚的興趣。《下過雨的傍晚…傾斜的陽光…大小不一的光斑…… 退去,……被衝刷…蜿蜒延伸……終點,尖利的 汽車鳴笛聲…消失了》(2017)搭建了一個類似家庭居住空間的內部結構,以抽象的方式設置許多層次的空間。位於展廳的一角,是一個由植物構成的、配有簾幕、內部透出耀眼白光的立方體結構。忽明忽暗的白光將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在一個空間內的另一個空間,平添了一層戲劇性元素,強調了作品標題的詩意意味。另一件作品《如何成為「美好生活」》(2019)同樣強調了住所或棲息地概念:這件裝置作品是台燈、椅子、地毯及容器等家居物件的集合。這些物件就像是從什麼傢具圖錄里蹦出來的一樣,僅作為其本身存在;而作為一個整體,這件作品指向了一種潛在的別樣生活方式。
娜布其探索視覺現象、觀察的維度,以及我們接受並質疑的既成現實。通過討論自然、私人空間等熟悉的主題,娜布其將觀者引入關於「在場」的思辨之中,讓觀者反思其感知面對之物在當下、過去及未來狀態的方式。娜布其的龐雜裝置作品因此指向了我們的認知習慣,並以智慧及戲劇性鼓勵我們反思既定思維模式的意義。
娜布其於2013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現生活工作於北京。她曾參加多個重要國際展览,包括:「娜布其:綠幕遊戲」,(木木美術館798館,北京,2024);「一切都回到了開始的地方」,(西岸美術館,上海,2022);「鏡像:中國身份的轉變」,(亞洲協會博物館,紐約,2022);「摸著石頭過河:第一屆迪里耶雙年展」(2021);「暗光」,(昊美術館,上海,2020);「格物致知。或一則關於噴泉,磚,銻,硬幣,蠟,石頭,貝殼,窗簾和人的故事」,(廣東時代美術館,廣東,2020);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2019);「寒夜」,(UCCA當代藝術中心,北京,2017);「缺失的段落」,(Museum Beelden aan Zee,海牙,2017);「球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2017);第十一屆上海雙年展「何不再問?正辯,反辯,故事」(2016),以及第十一屆光州雙年展「第八種氣候(藝術做什麼)」(2016)。2016年,娜布其入圍華宇青年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