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若然在1990年生於芝加哥,在2012年畢業於巴德学院,生活工作於紐約。邵若然在2015年開始創作一系列亞裔美國人的肖像作品,而他的其中一個創作動機便是其華裔父親對此種藝術創作的評價:亚裔美国人的形象不堪入画。邵若然在創作時探索亞裔美國人的社會性維度,以及這一族群在公共或私人層面探索文化地景的複雜個人經驗。他的繪畫作品強調了以下兩種集體意識之間難以解釋、矛盾的聯繫:主流社會意識對唐人街文化的幻想情結,以及亞裔美國人作為當今美國增長速度最快少數族群的社會位置認知。邵若然以來自不同代際及地區的多元人物為題創作肖像繪畫,他的作品不僅為主流美國敘事中缺失、隱形的亞裔族群添加了歷史維度及複雜性格,也關注了協調、解讀亞裔美國族群面臨的巨大壓力的獨特個體經驗。
邵若然於2021年在香港舉辦其首個亞洲個展「背景」,而這次展覽呈現了其肖像繪畫實踐的最主要特質。他在展覽中呈現的畫作既親密、細膩又帶有豐富的語境信息,描繪了多個真摯、內含複雜情感的面孔及身體,通過去—異化的方式將被排斥至背景中的人物拉回至焦點中來。這些創作於種族衝突日益惡化時期的作品並不僅考慮當下的社會危機,而是旨在探索更為廣闊的當代人類存在狀況問題。邵若然曾戲稱:為了這一長期創作系列,他想要為在美國遇到的每一位亞裔美國人繪製肖像。
對於邵若然來說,他必須要與畫作對象建立個人的、情感的或知性的聯繫。邵若然基於現場繪製過程或事先拍攝的照片描繪童年好友、校友、室友、同事、導師及新相識友人的一張張面孔。作為一名淵博的讀者,邵若然曾為許多作家繪製肖像:以邵若然多次合作的許華(音譯)為例,後者就是巴德学院文學教授,也是《纽约客》杂志的特约撰稿人。他也在2023年因其回憶錄著作贏得了當年的普利策獎。早在與許華相識前,邵若然便因他在《葛蘭特蘭德》上的寫作而著迷:「他以迷人的聲音融合了音樂和文化批評這兩個領域。」邵若然也為《哈哈鏡》的作者吉雅·托倫蒂諾繪製了肖像;後者作為一名在德克薩斯州成長的菲律賓裔美國人在書中質詢了使用精神藥物的意義,以及獨特的第三文化成長經歷。邵若然:「她的文字充滿能量,娓娓道來。」
時裝設計師布蘭登·布萊克伍德是邵若然目前為止繪製過的「最有明星特質」的人物,他們兩人在大學時期曾為舍友。另一位創作對象海布·譚(音譯)則是紐約市美國華裔美術館的策展人及展覽總監。艾莉·納什是紐約電影節的放映項目策展人,同時也是 The Brooklyn Rail 期刊的撰稿人。對於邵若然來說,繪製肖像的過程,就是去質詢亞洲性或美國性定義的過程。他意識到亞裔個體常被忽視、被扁平化處理為刻板印象,因此通過細密而反覆的筆觸解構亞裔「臉盲症」,強調深入檢視、尊重及愛慕的當代意義。
畫作中的人物往往以其生活環境為背景,散發舒適、放鬆的氣息,卻又往往看起來比其實際年齡要大。他不無戲謔意味地以此種處理方式參照傳統繪畫藝術將人物處理得更為智慧、偉大且華貴的老成繪畫方法。通過將亞裔人物的面孔及身體置於一個確切的、與年齡及時間性緊密相關的未來之中去,邵若然反思了諸如《銀翼殺手》之類的科幻文化產物對亞裔族群施加的陳腐時間維度:在諸多科幻電影及文學作品中,亞裔族群被視作是不確定且遙遠的未來的住民,但僅作為充滿異域風情的面目模糊群體出現於戲劇化敘事的背景之中。邵若然的繪畫實踐將亞裔美國人族群形象錨定於具體、確切的時刻中,檢視現實差異性在時間維度中展露的蛛絲馬跡。
邵若然在1990年生於芝加哥,在2021年畢業於巴德學院,現生活工作於紐約市。他從2015年開始創作亞裔美國人的肖像繪畫——在其華裔父親看來,亞裔美國人的形象是不堪入畫的。作為一名華裔美國人,邵若然創作的作品以獨特的族群內部視角探索重新審美化處理亞洲面孔的意義,以及去臉譜化繪畫藝術的當代意義。邵若然在2012年於巴德學院獲得視覺藝術學士學位。他曾參加以下機構舉辦的展覽:CP Project Space,視覺藝術學院,紐約(2019);海德公園藝術中心,芝加哥(2015);Silent Barn,布魯克林(2016),及巴德學院,哈得遜河畔安嫩代爾(2012)。在2021年,邵若然參加了紐約美國華人博物館舉辦的展覽「響應:美國亞裔抵抗種族歧視潮流的呼聲」,展出由該館委託創作的系列大型繪畫。邵若然曾在芝加哥及懷俄明州普雷斯頓牧場參加駐留項目,並於2021年參加紐約州奧斯特利茨The Millay Colony For the Arts 駐留項目。邵若然於2021年在馬凌畫廊舉辦名為「背景」的個展,並於2023年再次於馬凌畫廊舉辦個展「與此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