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angMalingue

返回展覽

Plastonki

[21.09.21 – 30.10.21]

(藝術家)

楊季涓

(地點)

馬凌畫廊,香港香港仔大生工業大廈12樓B2室

(相關文件)

馬凌畫廊榮譽呈獻楊季涓(1985年生)首個香港個人項目,在位於田灣的工作室展出她的裝置作品《Plastonki》(2020)。

楊季涓的創作裡充斥一種與記憶相關的細膩特質。她將記憶視作知識的來源與媒介,進而探索我們與地方、物件及事件間的種種關係。她的雕塑或空間裝置常常採用講故事的方式,以一種既溫暖、親密又輕巧的質地,鼓勵觀眾切身投入各種情境之中,進而穿透、展開有關生命、家庭、政治、都市環境、文化肌理等各種向度的深邃發問。

《Plastonki》試著從生物學與地質學架構下引述,以擬人與非人類的觀點來圍繞講述關於自然物與人造物的變異。題目「Plastonki」是藝術家自創的組合詞,它代表著石化工業產物,同時也在裝置的敘事中扮演著新物種的名稱,以推敲自然生物循環及遠古信仰的精神。

該裝置主要由口述聲響與手作陶土構成。口述聲響以科學論述作為引言,結合擬人化的寓言故事,在知識與反諷之間描述各式生命體——包括魚、海藻、珊瑚,直至沙灘、石頭等等——在生態循環下的變異樣貌,追溯自然地景的成因。在敘述文本中,「Plastonki」作為現代化產物的代名詞,它的生世突兀又離奇,曖昧游走於自然、神話與信仰之間。

陶土的造型則疊合了海岸邊自然的與人為的痕跡,它們是一些經海浪衝刷而變形的器具、塑料、石塊、貝殼、珊瑚、樹枝、骨骸、或是其結合物。這些色彩斑斕的物件散布於海砂上,如同孩童遊戲過後遺留在沙坑里未經收拾的一地玩具。攀附在牆面的那些陶土部件,其造型與概念則來自於攀岩場的塑料造型石頭。這樣的「石頭」在自然與非自然的對立概念之下被生產出來、參與造景,有如響應著「Plastonki」故事中對石頭成因的疑惑。

可以說,「Plastonki」既是現代石化產物的匿名,也是隱藏在群體間狀似無語幽靈般的魅惑角色。該裝置透過聲響、物件與空間,在自然與人為、合理與不合理的論調之間,似在講述著新生自然生態系統的開端以及生命物種的漫長演進、變異及其循環。然而,在科普式論述及故事性開展之下,實則蟄伏著一個深切的探問:人們對生命經驗的信仰或意識,是否比科學探究的自然進程更難以被理解分析?

楊季涓現工作及生活於台灣台北。她近年舉辦的個展包括:「Plastonki」, Künstlerhaus Bethanien, 柏林,德國 (2020);「短篇集:風和日麗」,台北國際藝術村(2017), 台灣;「Tick-Tock」,咩事藝術空間,香港(2017);「短篇集:從夜晚10點到清晨5點」,朱銘美術館,台北,台灣(2017)。她曾入圍2018年華宇青年獎以及2017年台北美術獎。

(*展覽請聯絡我們預約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