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凌畫廊將於2015年8月7日至9月23日呈獻全新策展項目-“眾口鑠金”聯展。展覽旨於探索黃金在社會和藝術上的呈現方式、文化價值以及圍繞其開采過程的經濟活動。聯展匯集Marcel Broodthaers,Danh Vo,何翔宇,Alfredo Jaar,Regina Jose Galindo,關尚智&黃慧妍,黎卓華,Prabhakar Pachpute,School of Zanabazar等多位國際藝術家的作品,由駐港策展人Inti Guerrero策劃 。
黃金作為財富的象徵,在大多數社會有著幾乎普遍的存在。它亦是其中一種最受信賴的貨幣類型,一般被視為缺乏如紙幣等抽象貨幣所附帶的風險。在中國和香港,黃金向來都是傳統文化的核心要素,其顏色和意味亦被廣泛用以象徵繁榮的景氣以及財富。香港目前的主要金器市場不僅日漸迎合來自國內崛起的中產階級消費者,更如近年所見,有著牽動整體經濟參數的重要意義。
聯展的標題取自諺語 “眾口鑠金”。它所含的道德層面可以詮釋作 “囂可熔金”,有“三人言而成虎”,聽者信而為真之意。據說孫中山曾引用此說,以檢討或警誡群眾集腋成裘的力量。是次展覽呈現一種雙軌的重疊敘事:一方面以黃金市場和黃金價值的社會表達方式作探究對象,另一方面給觀眾展現黃金開采過程的地緣性及社會複雜性。當中所牽涉的武力和不公,往往沉溺於市場消耗之中而被遺忘或忽視。
黎卓華(香港,1983)為展覽特製的新作呼應了高級珠寶廣告所涉及、猶如經過編排的展演政治。她審視描繪對象和姿態之間的關係,從中分離出千古傳統對價值的認知遇上現代社會對消費的焦慮和奢侈品的民主化。在展覽中與她的作品相鄰的是School of Zanabazar的17世紀末蒙古雕塑真跡。這尊鍍金像體現了一種描繪各式佛教主體的風格特徵,更被一眾藝術史家視為個人藝術技法的極緻。它在佛教普及化中擔當著推動國內對金色形像的慕拜的重要角色。
作為一個強烈對比,聯展將展出Alfredo Jaar(智利/美國,1956)於1985年赴巴西金礦塞拉佩拉達,受旅程啟發的重點之作。這一系列的作品旨於表達環球黃金市場的高價與圍繞黃金開采過程的卑劣簡陋條件之間固有的矛盾。透過與之殊途同歸的美學和地理觀點,Prabhakar Pachpute(印度,1986)的新畫作亦描繪開采活動以及當中所牽涉的資本力量和人力成本。他藉風格獨特的木炭肖像, 對采礦而造成的自然景觀改造置疑。
展覽的另一部分環繞黃金的真正和象徵價值。展出作品包括Marcel Broodthaers(比利時,1924 – 1976)Musée d’Art Moderne系列中,借刷新金條與典型西方藝術大師和環球貿易商品價值相關的象徵價值,從而挑釁市場思維的70年代作品。不謀而合地呼應Broodthaers對機制的批判和以金比喻財富的灰諧還有Danh Vo(越南/丹麥,1975)和何翔宇(中國,1986)的雕塑作品;他們各自將黃金套用在司空見慣的消費品和必需品之上。就關尚智(香港,1980)和黃慧妍(香港,1981)的展出項目而言,針對機制的批判,又或更確切地說-機制對經濟、政府等的批判-在利用黃金的價值的同時,亦帶出以香港現時的弱勢社群為中心的道德命題。
穿梭於這親密的展覽空間裡,觀者在步向畫廊的出口時便會為Regina Jose Galindo(危地馬拉,1974)的行為藝術表演紀錄所著迷。她的作品站在歷史層面上,旨於質疑歐洲殖民勢力掠奪美洲印第安社會自哥倫布以前所積累的財富。縱然演出僅以藝術家的身驅作其唯一的媒介,它所包含的,是一整個洲所承受、伴隨了黃金開采過程達多個世紀之久的歷史重量和剝削。
Inti Guerrero是一位駐港策展人。2011至2014年間,他曾任聖荷西(哥斯大黎加)TEOR/éTica助理藝術總監及策展人。他的策展項目包括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香港Para Site空間、 聖保羅 Museum of Modern Art of Sao Paulo、台灣TheCube立方計劃空間首爾ARKO藝術中心、三藩市Kadist和里約熱內盧The Museum of Art of Rio。他的寫作曾刊於Afterall、 The Exhibitionist、Art Asia Pacific、Metropolis M和Manifesta Journal等多個刊物及展覽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