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域克·柏達在香港馬凌畫廊的個展「one, maybe two Parsecs」參照專門衡量太陽系外天文物體之間的長度或距離單位,柏達利用這種科學根源和探索方法來處理一段尋找答案的漫長過程,從而開啟了更豐富的提問:如我們唯一知道的事情是我們永遠無法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如何能夠去瞭解一張臉龐或一段音樂,思考它,但卻不全然明白箇中的道理。通過一系列雕塑作品和繪畫,召喚出柏達對物件和物質性的持續關注,以及他如何探索人類未知領域卻又不全然征服它的條件。
每件作品作為星群的一部份如同星宿般點綴整個空間。雕塑《同等原子》首次公開展示並依照柏達對收集古董洗滌劑盒的興趣愛好,他欣賞洗滌劑盒的構造和顏色勝過了它們過去的實用功能。他在盒中置入一個十字架,如同將一把傘放入架子裡,此番巧妙的並置立即暗示出衛生和消費的儀式,同時也展現出柏達的敏銳幽默感:盒子在其過去的生命中,被視為 calcaire(法文:石灰石),不斷增生的鐵鏽,到頭來似乎已侵略了整個十字架。他藉由組合兩種拾得物元素創造了一種視覺諷刺感,同時強化了象徵主義的力量,喚起了對習慣與傳統、死亡與原子的普遍性思考。
遊戲感和嚴肅感之間的平衡在展覽中得到了延伸,如《斯蒂芬·霍金》,此雕塑作品通過引用已故的物理學家最直接地呼應展題,由一個扭曲卻仍然保有功能性的椅子組成,影射了身體缺陷卻擁有天才頭腦的霍金 。除了這個文字上的類比之外,此件作品還提醒我們不要立即判斷外表以及知識、功能、美學和美感之間的差異或匱乏。同樣地,這件作品也傳達出經久不衰的道理:以思想、行動、心智取代旋即拿取、購買、使用的行為。在 柏達其他作品中充滿視覺張力感、多元的審美以及觀念旨趣。《CADDIE》以灰色和銅色的生鏽色調作為消費行為的化石性指標,而《貯物箱》 其佈滿紋路、破敗的碎片如同遭人遺棄的殘跡。佈滿石膏的銀色膠帶散發出小心翼翼的觸感,同時也反射了光線進而呈現出自己的調子。
此種拼貼感 – 分層、修補、保護 – 貫穿整個空間,尤其是懸掛在牆上的《繪畫》系列。此系列中的每件作品,其本身所扮演的就是我們傳統上所認知的繪畫作品,以自身考古學的形式懸掛著。《繪畫 1》在其龜裂的彩繪木頭質感中讓人憶起一座被遺棄的家,其質地像使用過後廢棄的織物,左上角有一絲絲亮粉色噴漆,打破了整體趨向單色調的畫面。類似的手法也出現在《繪畫 2》中,由奶油色塊組成的單色抽象被淺橙色層層疊加所中斷,這種細節的精緻與空間內其他作品的重量形成鮮明對比。《繪畫 3》和《繪畫 4》更直接指向採購消費的議題,是關於人們在廣告牌上所看到的人物形象、可口可樂、超市的食品和與藝術史運動相關的消費品。
柏達最終意圖將觀眾帶入一個關於習慣、價值觀、經濟、傳統和長壽的多元化大熔爐。至關重要的是,他玩弄你的感官和臆測,要求你提出基本問題 – 就如同展覽名稱所暗示的那樣 – 你的知識極限以及究竟何謂距離和時間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