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8年Condo Shanghai的成功舉辦,作為發起者,今年馬凌畫廊再次攜手另外六家上海本地畫廊,向來自倫敦、洛杉磯、東京、墨西哥城和危地馬拉等城市的共計十四家國際畫廊發出空間共享的邀請,共同參與2019年的Condo Shanghai。 「Condo」 之名取自「Condominium」(意為:共治) ,是國際上畫廊之間聯手合作展覽的新興方式,分享自己的空間,與受邀畫廊一起展示各自代理藝術家的精彩作品。
馬凌畫廊將聯手三家拉美畫廊呈現四位藝術家的聯展《秩序的幽靈》。墨西哥畫廊LABOR將帶來西班牙藝術家吉諾尼莫·埃萊斯佩(Jerónimo Elespe)的繪畫作品;來自秘魯利馬的畫廊80m2 Livia Benavides會展出本國女藝術家法蒂瑪·羅德里哥(Fátima Rodrigo)的作品;危地馬拉畫廊Proyectos Ultravioleta將帶來危地馬拉著名行為藝術家瑞吉娜·侯賽·加林多(Regina Jose Galindo)的行為及裝置作品。馬凌畫廊很榮幸可以作為主場畫廊,攜葡萄牙藝術家周奧(João Vasco Paiva)的創作,與另外三位優秀藝術家在同一個平台上開展交流與對話。
1987年出生於秘魯首都利馬,法蒂瑪·羅德里哥畢業於秘魯天主教大學視覺藝術專業,後在2017年完成位於波哥大Flora arts+natura主辦的Beca Mundi項目。在2018年,法蒂瑪參與了倫敦Gasworks的藝術家駐地項目。用相似於後繪畫性抽象的創作語言,法蒂瑪試圖研究拉丁美洲有關現代主義和性別認知的種種現象,並探索其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慾望和那些經由重複行為而塑造出的社會風俗。這些風俗最終會變成一種宗教教規的存在,對女性的影響尤為顯著。通過從互動裝置到繪畫作品再到手工藝紡織品的藝術創作形式,法蒂瑪不斷探究現代性這一概念是如何能被理解為一種美學、一個歷史片段和一種願景。
周奧(b.1979)畢業於葡萄牙波爾圖藝術學院,2006年移居香港研修藝術碩士課程,在2008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後,周奧開始用多種媒介進行創作,不斷探索城市空間如何成為美學作品的催化劑。周奧從香港的基礎設施、活動、生產製造和生活垃圾出發,找到了構建一幅更具普遍意義的、全球化的城市藍圖的切入點,並對我們在此之中所扮演的角色展開了想像。周奧藝術實踐的目標超越了單純的城市觀察,他實質是在嘗試發掘一種在多個國家可共享的語言系統,而這也正是我們這個“超級現代化”時代的本質。本次展覽中周奧的作品出自他一次紐約駐地項目,利用工業材料製成的雕塑作品充分利用了例如公園長椅、扶手和階梯這些尋常可見的城市設施,將地球衛星圖像印製在雕塑表面,並允許滑板愛好者們在這些雕塑上自由滑行,抽象的衛星圖像變得模糊,滑板者的行為重塑了雕塑的表面肌理。作品延續了周奧對於“非場所”(non-places)的探討,以及與人群之間的關係——公共基礎設施建築和人群的聚集。周奧的作品通過重構整個製作過程對我們習以為常的事物進行反思,激發著我們去重新審視真實/自然、虛構/生產製造之間的差異。
瑞吉娜·侯賽·加林多(b.1974)是一位以行為藝術為主要創作手段的視覺藝術家及詩人。她出生於危地馬拉城,並一直在此居住和工作。以危地馬拉自身的特殊社會環境為出發點,瑞吉娜試圖譴責有關種族和性別歧視以及因地方性權利關係不平等所導致的人權濫用等一系列當下社會中的暴力與不公,並進一步探索隱藏在這一人類社會黑暗面之下的倫理意涵。瑞吉娜被認為是一位藉由令人不安且不適的激進行為表演而不斷突破自身局限的藝術家。瑞吉娜曾參加過包括卡塞爾文獻展、威尼斯雙年展、沙迦雙年展等重要國際展覽,並獲得第51屆威尼斯雙年展最佳青年藝術家金獅獎。她的作品還被多個公立機構收藏,其中包括紐約現代美術館、泰特美術館、古根海姆美術館和蓬皮杜中心。本次展出的作品《世界強國》是瑞吉娜應2019年烏鎮當代藝術邀請展之邀而特別創作。在烏鎮展覽開幕的當天,瑞吉娜將一輛雪佛蘭汽車緩緩駛入廣場,在現場等候多時的汽修工人開始在觀眾面前拆卸汽車,而瑞吉娜則紋絲不動地坐在駕駛座上,直到能拆卸的部件全部拆卸完畢,藝術家最終與拆解的零件並置在廣場中央。本次展覽中會呈現組成一輛汽車的完整零部件以及表演現場的視頻,同時展出的還有一部完全拆卸的iPhone手機。
吉諾尼莫·埃萊斯佩(b.1975)的繪畫創作過程總是持續數月甚至是數年之久。這一緩慢的加減過程使得他的每一幅繪畫作品超越了自身的意義,成為了一個個探索時間和記憶本質的平台。以參考自傳文獻為起點,吉諾尼莫審視了繪畫作為記錄現實和虛構的可能。他通過極小尺寸的繪畫創作來探索作品的物理性質,從而在這些被縮小的事物的客體或是說物質構成和其所指代的非物質的主題之間開啟了一個充滿矛盾的空間。吉諾尼莫不僅對繪畫史有著深入的研究,還深受象徵主義、十九世紀末盛行的法國頹廢主義文學和唐納德·巴塞爾姆以及詹姆斯·巴拉德等人所著的文學作品的影響。吉諾尼莫的藝術實踐更似一場介於現實和虛構之間的對話,在其中,他的作品有著多重的意義,既是模糊且私人的抽象記事,又是多種語言的實驗工具,還是創作小說的記憶圖庫。
///
法蒂瑪·羅德里哥在多地近期舉辦的個展,包括利馬80M2(2018)、波哥大Valenzuela Klenner畫廊(2018)、利馬Lucía de la Puente畫廊(2016)、利馬Garúa(2015)和利馬Ricardo Palma文化中心(2013)。精選群展包括聖地亞哥Matucana 100(2018)、利馬ICPNA(2018)、柏林漢堡火車站美術館(2017)、波哥大Bienal Sur(2017)、波哥大記憶和和解中心(2017)、波哥大Valenzuela Klenner畫廊( 2017)、墨西哥El cuarto de máquinas(2017)、利馬Y Gallery(2017)、利馬Bisagra(2016)、聖胡安Bienal tropical(2016)、紐約流動工廠(2015)、利馬Centro Cultural PUCP(2014 )、利馬秘魯藝術文化中心(2013)、安特衛普當代藝術博物館(2012)和德累斯頓雙年展(2012)等。
吉諾尼莫·埃萊斯佩的個展曾於世界多地舉辦,包括西班牙Maisterravalbuena(2018)、美國文頓畫廊(2015)、馬德里象牙出版社(2014)、美國Sikkema Jenkins & Co(2012)、葡萄牙Galeria Pedro Cera(2012)、德國Nusser & Baumgart(2012)、西班牙馬拉加當代藝術中心(2012)和西班牙Galeria Soledad Lorenzo(2009)等。精選群展包括紐約Van Doren Waxter(2018)、馬德里Museo Reina Sofia(2017)、馬德里CentroCentro(2015)、桑坦德當代藝術博物館(2013)、慕尼黑Nusser & Baumgart(2012)、紐約Mitchell Algus Gallery( 2010)和萊比錫棉紡廠Nusser & Baumgart(2009)等。
周奧的個展遍布世界各地,包括香港Absolut Art Bar(2017)、里斯本當代藝術國家博物館- Museu do Chiado(2016)、布里斯班Media Art Asia Pacific(2015)、蘇黎世Counter Space(2015)、澳門Casa Garden – 東方基金會(2014)、香港歌德學院(2013)、香港漢雅軒(2010)等。其群展包括倫敦伯爾德趨勢中心(2018)、曼徹斯特中國當代藝術中心(2018)、上海膠囊(2017)、紐約PRACTICE(2017)、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2016)、柏林利希滕貝格工作室(2014)、紐約立方計劃空間(2013)、香港Para/Site Art Space(2012)、柏林Sur La Montagne(2010)等。
瑞吉娜•侯賽•加林多曾參加許多重要展覽,包括:第14屆卡塞爾文獻展(2017)、第51、53和54屆威尼斯雙年展、第10屆上海雙年展( 2016)、第14屆昆卡國際雙年展(2011)、第29屆盧布爾雅那國際版畫雙年展(2011)、第10屆沙迦雙年展(2011)、2010年蓬特韋德拉雙年展、第17屆悉尼雙年展(2010)、第二屆莫斯科雙年展(2007)、第一屆奧克蘭三年展(2007)、第一屆加納利群島藝術與建築雙年展(2006)、第三屆阿爾巴尼亞雙年展(2005)、第二屆布拉格雙年展(2005)、第三屆利馬雙年展(2002)。 2005年,加林多憑藉作品《誰能抹去證據/腳印? 》獲得第51屆威尼斯雙年展最佳青年藝術家金獅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