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angMalingue

返回展覽

關於一片無水之海的地理詩學

[12.09.24 – 12.10.24]

(藝術家)

娜布其

(地點)

灣仔適安街10號

(相關文件)

(相關網站)

馬凌畫廊呈現娜布其於畫廊舉辦的第三次個展「關於一片無水之海的地理詩學」。藝術家以作家陳思安為此次展覽創作的同名小說為基礎,創作了一系列雕塑及裝置作品,探索滄海桑田之轉變、時間與記憶、精神與信仰,陸海之別,以及文學與雕塑的互文關係。

娜布其於2022年北京雙年展之際首次與陳思安合作,基於後者的短篇小說集《體內火焰》創作了包括《線頭》、《對稱(居所和墓室)》在內的多個型態各異的雕塑作品。「關於一片無水之海的地理詩學」展覽的基礎,是另一次更為深入、緊密的合作創作過程:娜布其首先委託陳思安前往香港進行在地研究並創作多章節小說,隨後基於小說進行創作,而陳思安也在雕塑作品成型後續寫小說內容。此次展覽的標題即來自小說標題,而各件作品的標題也直接來源於小說內容。娜布其長期藝術實踐中可見對中國及歐洲多種文學傳統的關注——從蘇格蘭作家沃爾特·司各特的《黑侏儒》到魯迅的《秋夜》等,而「關於一片無水之海的地理詩學」則是用文字塑造雕塑、用雕塑改寫故事的嘗試。

一組共六件「人如何向海索取它沒有的東西」系列作品以曖昧的精確型態重新想像陳思安文中通過欲求所連結的海陸關係。這些纖細的雕塑狀似首尾難辨、不對稱的工具或武器,又像是某種鑰匙(陳思安:「對於未來之人,他們得以瞭解此地的唯一途徑,即是敘事。即是故事。即是鑰匙。」)。娜布其希望這些作品微小沈靜得「像是無物的存在」,又在其上點綴了在香港各處拍攝的圖片——包括維多利亞公園一景、海鮮市場水族箱、海灘及維多利亞女王像等。以地理及地方歷史為隱喻,陳思安的文學作品通過奇異的方式回溯了人及非人生命在逃離陸地或大海之時發生的轉變過程,而娜布其製作的物件則將作為遠方的香港與其自身重疊。

娜布其在近年的藝術創作中頻繁使用現成圖像,通過或突兀或順暢的結合方式將圖像與雕塑型態合而為一。四件「上岸找路的魚」系列作品延續了藝術家自2017年「寒夜」展覽以來不斷拓展的燈光雕塑形式,並用現成圖像覆蓋高度可達兩米有餘的雕塑結構。藝術家首先將圖像打印至收藏級相紙之上,再將圖片褶皺,最後在相紙表面反覆刷抹透明樹脂,以塑造既乾癟又飽滿的奇異海洋型態。

在陳思安的小說中,「地貌整理學家」是一位事無巨細記錄世間所有地貌的異人,一位耐心、冷靜乃至冷酷的地貌變化觀察者。在他日復一日繪製的隱密圖紙上,「千年之前流淌過的溪水橫穿刺破雲霄的摩天大樓,爛泥遍布瘧蚊滋生的泥沼里矗立著電線密布的發電廠,車水馬龍的鬧市街區之下翻滾著滔滔向前的運河……一層又一層的地貌曾如皮膚緊貼著軀乾那樣死死貼合著大地,又在將乾枯未乾枯之際被生生剝去。」娜布其的雕塑作品《地貌整理學家》部分延續了她青睞的「遊戲桌」型態,以泥塑整體鑄造的方法創作了一張厚度僅為3-5毫米的輕薄鋁質藍圖。對於娜布其來說,這作品「既脆弱又層積,混為一攤,無法分辨。」抹刷樹脂及泥塑等處理過程不僅回顧了娜布其在過往創作中更為顯著的手工勞作特質,也呼應了陳思安小說對身體、觸感、特異生靈的關注——在《關於一片無水之海的地理詩學》中,一塊頑石如此描述它和一隻鸌鳥的友誼:「夥伴的語言,是身形,是衝刺,是奮力捲入浪潮。我的語言,是亙久,是堅固,是難以察覺的顫動。」

在馬凌畫廊頂層露台區域展出的作品《牠》對應了陳思安多個章節中的嬗變族群:渴望上岸生活的魚,以及逃離陸地在海上生活千年的疍家人。疍家人是一種以船為家的獨特漁民社群,有學者追溯其源為古越族,因不肯為秦虜,於秦朝開始就有群體逃亡入江海。在陳思安筆下,最後的疍家人散發特殊而新鮮的香氣,桀驁不馴,不屑於宋人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對疍家人的妖魔化描寫,卻又拾後者牙慧自詡「浮生天地間」。娜布其的《牠》既以藝術家的標誌性風格反思了現代雕塑在物質及形式層面的多個傳統,又塑造了頑固且柔軟、堅挺又中空的矛盾形式——一種與「鑰匙」或故事相對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