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凌畫廊很榮幸攜五位藝術家參加2020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屆時將展出來自周育正(台灣)、高倩彤(香港)、賴志盛(台灣)、謝素梅(盧森堡)、楊季涓(台灣)的作品。
周育正(b.1976)透過重塑、轉移或轉化創作元素刷新身份和物件之間的關係,貫穿其多媒介藝術創作的脈絡是他對大眾媒體、體制和生產系統的批判。周育正畢業於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與塞納河研究計劃,在國際藝術界以其創作策源和成果之間的相互辯證作用見稱。他通過創作產生了一次次精心策劃的對話 ,塑造出極簡而斟酌到位的知性和美學藝技,把玩藝術、物件和空間本身的特質。他曾於包括柏林貝塔寧藝術村(2015);高雄市立美術館 (2015);台北市立美術館 (2014)等地舉辦個展,亦曾参加包括Performa (2019);里昂當代藝術雙年展 (2019);利物浦雙年展 (2018);紐約新美術館 (2015);台中亞洲藝術雙年展 (2015) 等重要國際群展。周育正的作品已被納入多個館藏之中,包括英國曼徹斯特曼徹斯特華人當代藝術中心、台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等。
高倩彤(b. 1987)的創作包括了如彩繪壁紙、修補的牆壁、家常用品的模糊影像等元素,她與都市中帶有親密感的生活情境展開視覺對話,挖掘每個人獨自創造出來的情境趣味。高倩彤關注「物件」所帶來的影響,透過各式不同媒材,她探究私密物品在人們身上所投射的心理作用,以及個人賦予物品的特殊功能。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的高倩彤,近距離觀察城市居民,好奇卻又認同他們因所珍藏物品而形塑的價值觀,緩慢觀察這些物件是如何反映人們的生活,又或者最起碼反映了他們所期望的生活方式。高倩彤近期個展包括於北京掩體空間「塵埃與瑣事」(2019) 及香港馬凌畫廊「適當反應」(2019)。
賴志盛(b.1971)的創作在日常語境中構建一種極簡而非凡的現實,其場域性圍繞著關於勞動和消費的懸念,呈現藝術家對藝術和其生產的巧思。賴志盛的近作通過拓展概念藝術中以自省為基礎的實踐,回應當代藝術對自我指涉作為顯示系统的倚賴。賴志盛個展「此外」目前正於日本鹿兒島霧島之森美術館展出。賴曾於廣州觀察社(2018)、巴黎西帖國際藝術村(2015)、台北伊通公園(2013及2005)等地舉辦個展,還曾於2016年里昂當代藝術館舉辦的小野洋子個展「黎明之光」中參與了「水事件」的創作。
謝素梅(b.1973)出生於一個音樂世家,父親是來自中國的小提琴家,母親是一位英國籍的鋼琴家。她自幼學習古典音樂,因為渴望更加自由的創作空間,而非囿於一種形式,她選擇在巴黎高等藝術學院學習視覺藝術,並於之後在當代藝術領域找到自己的舞台,讓她把自己對音樂、文學、舞蹈、表演等多種藝術形式的熱愛都糅合在一起。2003年,正值而立之年的謝素梅成為了威尼斯雙年展盧森堡國家館的主角,並榮獲國家館金獅獎,自此,謝素梅得到國際上的廣泛關注。來自一個東西方結合的文化背景,讓謝素梅的作品不受風格和題材的限制,充滿好奇心;多年的音樂修養又讓謝素梅對聲音、旋律、時間、氣氛這些抽象元素擁有敏銳的感受力。謝的藝術作品已在多個國內和國際藝術機構展出,她的個展「安棲」(2018-2019)在盧森堡、柏林、羅馬、上海、台北等地巡回展出。個展包括阿爾高爾美術館,瑞士(2018);盧森堡現代藝術博物館,盧森堡(2017);米羅基金會,巴塞羅那(2011);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波士頓(2009)等。
楊季涓(b.1985)將記憶做為知識來源與媒介,探索在人們、地方、物件、事件之間的種種關係,賦予物質或非物質的形式來載動其感性和敘事表達。她經常採用說故事的方式在她的雕塑或空間裝置裡,創造出一種溫暖質地的時間量體、一個輕巧的入口,穿透展開在生活、家庭、政治、都市環境、文化肌理等各種向度的問題。她近年來舉辦的個展包括臺北國際藝術村「短篇集:風和日麗」(2017)、咩事藝術空間「Tick-Tock」(2017)、朱銘美術館「短篇集:從夜晚10點到清晨5點」(2017)等。獲獎經歷:2018三亞藝術季華宇青年獎入圍、2017台北美術獎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