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戲劇性的樂譜和光效來呈現大量的歷史參照是何子彥(1976年生於新加坡)創作錄像和裝置作品的主要手法。各不相同的錄像作品向人們揭示鮮為人知的東南亞歷史的同時,也在指出我們自身並未察覺的未知。何的作品脈絡參考一系列文學、藝術史和音樂的文獻,一種被擴大強化的模糊、戲劇性和不安的感受充斥於其中。何藉由身心兩方面來調動觀眾多種感知,並促使其思考那些我們已知的和更為重要的未知。
何的錄像作品的核心是觀察歷史,具體而言是編織事實和謬論,對比那些人們信以為真的事件來揭露和闡明道聽途說的種種。游移於真偽的邊緣,何的作品涉及調研為導向的紀實和無中生有的空想。例如,作品《無名》(2014)講述的是萊特的故事,其在1939至1947年間曾擔任馬來亞共產黨總書記,名字萊特則是他50多個別名中的一個。他的真實姓名甚至是背景和最終的逝世從未得到證實,但有證據顯示萊特是由他的中國母親在越南生下他,其先是成為了法國和英國的雙面間諜,通過扮演破壞敵方行動的告密者, 萊特成為了馬來西亞共產黨的掌權人。之後,為了躲避日本的處決,萊特又宣誓效忠成為了日本的情報人員。何通過編排現存的香港電影片段來向觀眾重述這一傳奇故事,用虛構來闡述未知,將掩藏在神聖歷史背後的人物復活於熒屏之上。
另一個有關歷史調研和報告的近期項目是多媒體作品《東南亞批判性辭典之一:鬼影寫手》,這一作品是何在其駐留亞洲藝術文獻庫期間萌生並創作的。從什麼構成了東南亞這個區域概念的問題出發,何創作了一本由變幻多端形形色色的人物、思想和風格組成的敘事「辭典」。其中一個詞條是根茨·Z·漢拉恩(G for Gene Z. Hanrahan),其被認定編寫了一系列涉及廣泛多樣的思想意識形態的叢書,從《馬來亞共產主義的鬥爭》到《瘋狂年代:歐內斯特·海明威和50篇偉大的東方故事》。該作品以裝置的形式呈現,包含一部網絡詞典、16本漢拉恩編寫的書籍以及何創作的一部有關作家的影片《名字》,試圖邀請觀眾和讀者思考有關著作權、真實性和權威的議題。
擴展至神話傳說的領域,何聚焦自然和外來物來重新審視馬來亞前殖民時期的歷史。在作品《兩隻或三隻老虎》(2015)中,鏡頭慢慢聚焦使先前模糊的虎和人物的形象清晰浮現。由一個錄像和20幅自畫像組成的作品《烏塔馬—歷史裡千千萬萬個我》(2003)則漸漸向人們展現更多的關於對遙遠過往的空想式追求的圖像。其中,錄像描述了一位十四世紀的人物聖·尼拉·烏他馬(Sang Nila Utama),傳言是他發現了現在的島嶼國家新加坡。何在錄像中表達了烏他馬和其他眾多歷史上的地區領袖的真實性存疑的關係來增加敘事的合理性,並通過同一人扮演各國的探索家包括克里斯多弗·哥倫布、達·伽馬、鄭和和新加坡的英國統治者萊佛士爵士。觀眾在何的影響作品中可以看到各類新加坡殖民時期和前殖民時期的種種過往,這些難辨真偽的過往揉雜了神話、幻想和事實。
在跨越多世紀的歷史回顧之上,何運用藝術史和音樂結構的創作手法來思考世界,並試圖基於歷史向人們闡釋當下。以作品《無知之雲》(2011)為例,這一史詩般的作品曾由何代表新加坡在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展出。受哲學家于貝爾·達彌施(Hubert Damisch)的著作《雲的理論》中關於美學和象徵主義的理論啟發,這一錄像主要探索無邊無形讓人難以捉摸的雲。穿梭遊走於幻想的當代人物和他們所處的環境中使得這件作品怪誕奇異又蠱惑人心。錄像中融合了8組片段,每一個片段中的主人公都是雲的化身。何用擬人的手法,具象化西方歐洲藝術大師如卡拉瓦喬、弗朗西斯柯·德·蘇巴朗、安東尼奧·科雷吉歐、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安德烈亞·曼特尼亞、雷尼·馬格利特等如何將這一轉瞬即變的元素可視化的表達過程。
伴隨何繁複的視覺敘事的是其不間斷的音樂運用。配樂常常融合多種不同曲風,從朋克、金屬到古典,和敘事的聲音關聯的程度也隨着內容而變化。在作品《此地》(2009)中,在電影式的敘事中音樂被用作一種聽覺刺激物。故事好像發生在一場難測的災難之後,大量的人體雜亂地堆積着,周圍則是一堆堆凌亂的電線電纜、木質托盤、紙板箱、死魚和熒光燈管。何直接借鑒卡拉瓦喬的作品《聖托馬斯的疑惑》(1601–02)和其明暗對照法的創作技巧,藉由配樂完成了此件作品,同時也是對當下新興的視覺元素的沉思。不同的是,作品《古爾德》(2009-2013)則是參考了著名音樂大師鋼琴家格倫·古爾德,描述一位晃動着腦袋的男人以極快的速度彈奏鋼琴,最終揭示男子的行為是受到一戴白色手套的手指示。參考木偶的控制,每一步錄像作品營造的夢魘被音樂的運用在個人和機構的層面得到增強。
因其特有的創作手法,何的作品或許可以被描述為是「無數微粒的雲集,有着不斷變化的形狀」,賦予詮釋方法以新的層次和發現。充分參考各類歷史和藝術史的文獻資料,何的作品是一種多重的複合物,是參與、讀物也是體驗。何基於細緻謹慎的試驗性研究進行創作,使其作品更像是來自一位真正的學者,或是一位嫻熟的敘述能手。然而根據其自己的描述,「發掘文獻資料絕非我創作中的重中之重。我一直在試圖以一個或許對這些資料一無所知但極具想像力的旁觀者來進行創作。」這一自評讓我們意識到,何的藝術實踐並非關於那些我們已知的事物,而是在為我們打開一扇通向未知的大門。
何子彥曾在世界多地舉辦個展,包括日本山口藝術及媒體中心(2021)、歐登堡Edith-Russ-Haus for Media Art(2019)、漢堡藝術協會(2018)、上海明當代美術館(2018)、橫濱表演藝術論壇(2018)、香港亞洲藝術文獻庫(2017)、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2015)、東京森美術館(2012)、悉尼藝術空間(2011)等 。此外,何曾代表新加坡參加2011年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其群展包括第13屆光州雙年展(2021)、釜山當代美術館(2019)、2019愛知三年展(2019)、贝鲁特Home Works 8(2019)、第14屆沙迦雙年展(2019)、第12屆光州雙年展(2018)、新加坡國家美術館(2018)、達卡藝術峰會(2018)、柏林世界文化宮(2017)、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2016)、布里斯班現代美術館(2016)、廣州時代美術館(2013)和鹿特丹維特·德維茨當代藝術中心(2012)等。其還曾多次參加國際電影節,包括美國帕克城舉行的2012年聖丹斯電影節、和2009年第41屆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何還曾完成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藝術家項目(2015-2016)和香港亞洲藝術文獻庫的藝術家駐留項目(2012-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