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angMalingue

靜謐的房間內只可聽見呼吸聲;大提琴在高聳如山般的綠色背景前起樂; 芋螺殼化成塗上顏色的耳機-看似懸殊但環環相扣,它們都是謝素梅(1973年生於盧森堡)細膩而抒情的幽默元素,貫穿其涉及影像、裝置和雕塑的藝術實踐。作為一個中英混血的專業古典大提琴演奏家,謝素梅將音樂語言用作主要元素來編織另人沉思又栩栩如生的視聽故事。通過勘察地域、文化和傳統的連結,謝的作品引發感官的交叉刺激作用,使時間的流動凝結於平緩的沉思狀態。

謝的創作以藝術與音樂性的關係為命題。在小提琴家父親和鋼琴家母親的熏陶之下,謝起初就讀於盧森堡及巴黎的音樂學院,後於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深造藝術。從作品《十二平均律鍵盤曲集》Das Wohltemperiete Klavier, 2001到《無音室》Chambre Sourde, 2003,謝不斷在探索一系列與聲音的關係,從文學到更加抽象的領域,每一次的創作都將音樂作為其理念脈絡的主要傳播媒介。以《十二平均律鍵盤曲集》這一影像作品為例,謝特寫了一雙被綁帶束縛著飢渴忘我地彈奏巴赫48部前奏和賦格的鋼琴家的手。通過不斷錯失正確的音符,謝企圖呈現成為大師並戰勝質疑的艱辛路程。相反地,裝置作品《無音室》如其名引發對寂靜的思考。參照古希臘懷疑論的懸擱概念,当司空见惯的人聲雜亂被阻隔時一種類似的懸置狀態將產生,隨之而來的是一種智力的停頓和自我意識的獲得。

一系列的事物包括文化和地方的對分都會引發謝素梅的沉思。個別作品呼應她個人的歐亞背景,集東西文化的巧思於一身而不拘泥於陳詞濫調 。以裝置作品《東西南北》(E, W, S, N, 2006)為例:四個霓虹燈管製作而成的中國字形,每個字形都意味著一個方位基點。除了體現與藝術家出身背景的聯繫, 這件作品通過依據日本方位的空間安排亦體現了謝素梅對日本文化的濃厚興趣。《標準視平線》(2006)也呈現了謝素梅對文化變遷的細緻思索,裝置由多個盆栽植物構成,每個盆栽都被放置在展廳墻壁橙色熒光膠帶標識的水平線上。來自日本,中國,甚至歐洲和澳洲的盆栽被擺放於三腳架上,藝術家則根據當地居民的標準視平線調整高度 ── 這不僅僅是對於每個文化中“標準”概念的反思,也是個視覺上的隱喻,指向環境對於彼此以及環境中的人的影響。

謝素梅作品的音樂和文化元素中也流露一種強烈的詩意和微妙的幽默感。從《SUMY》(2001) 到 《回聲》 (2003) ,再到《沙漠清掃者》 (2003),作品延續了一種巧妙的智慧。例如, 在謝素梅與伴侣Jean-Lou Majerus 共同完成的 作品《SUMY》中,一對淺棕色的貝殼分別被放入兩個透明的紅色立方體中,布條將兩個部分互相連接以模仿一副耳機。 風趣地將藝術家自己的名字與索尼 合併,雕塑喚起人們從貝殼中聽海的聽覺記憶。《回聲》則更進一步探索了這種意義上的“遊戲”:一個大型的錄像投映呈現著藝術家自己在阿爾卑斯山青翠繁茂的山坡上演奏大提琴。然而, 這浪漫的場景又因藝術家鮮紅的裝束和悠悠青草形成的鮮明對比這一過於戲劇化的構圖而透露出一絲嘲諷。另外,謝素梅彈奏的旋律在她周圍迴蕩直至音畫錯位,似乎無論是音樂還是她本人都被帶到了遠方。《沙漠清掃者》則進一步深化了這一與景觀的關係,作品展現了一行人身穿巴黎街頭清潔工的制服清掃一個連續不斷的環形沙漠,這一無用之舉伴隨著他們行動的聲音。

總而言之,謝素梅的藝術作品詩意地引領我們進入對空間、自我和時間的沉思,音樂的普世語言頃刻間在喚起泉湧的思緒,而最後又允許我們表述自己。其作品所呈現的微妙的幽默感均衡了謝素梅以調研為導向,考究繁複的創作手法,

這種幽默感使得其作品整體上具有辯證的輕鬆感和親和力。謝素梅的作品最終不僅要眼觀,更要被耳聞和感知,正是這完全的多感官體驗使人沉浸在一種懸擱的狀態。

謝素梅是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藝術家,2003年代表盧森堡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后開始嶄露頭角,她的三重裝置作品《空氣調節》獲得當屆國家館金獅獎。謝的藝術作品已在多個國內和國際藝術機構展出,個展包括 臺北市立美術館,臺灣 (2019); 上海余德耀美術館, 上海 (2018); 阿爾高爾美術館,瑞士(2018);盧森堡現代藝術博物館, 盧森堡(2017);米羅基金會,巴塞羅那(2011);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波士頓(2009);水戶藝術館,日本(2009);西雅圖美術館 (2008);P.S.1當代藝術中心,紐約 (2006);《卡西諾》展於當代藝術論壇,盧森堡 (2006);芝加哥大學文藝復興社會美術館 (2005);現代美術館,瑞典(2004)。群展包括波昂藝術博物館,德國(2009); 薩黑塔國立美術館,波蘭(2009);新加坡雙年展 (2008);蘇黎世美術館 (2006);艾波當代藝術中心,阿姆斯特丹(2005);聖保羅雙年展,巴西(2004)。 另外,謝也榮獲了諸多獎項,包括摩納哥皮爾王子基金會頒授的當代藝術獎 (2009) 以及盧森堡愛德華‧史泰欽獎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