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凌畫廊將攜藝術家艾域克‧柏達、崔新明、周育正、高倩彤、王衛、袁遠、鄭洲的作品參加本次“北京‧當代藝術展”。馬凌畫廊於2010年在香港創立,致力為亞洲與國際的新晉和著名當代藝術家在概念美學上建立極其顯要的對話,積極展示影像、裝置、繪畫和聲音等不同領域及創作媒體的藝術作品。在2016年,畫廊於上海西岸成立第二個空間,為合作藝術家提供更廣闊的交流平台。除了為藝術家舉辦個人展覽外,畫廊亦突破界限,不遺餘力地與國際策展人合作,促進藝術交流及策劃公共藝術項目。
法國藝術家艾域克‧柏達(b.1972)擅長挪用、改造、轉換現成物,把日常生活中人們習以為常、視而不見的物件從其功能性中抽離出來,它們被孤立、被拆解、被堆積或被重組,物件本身的概念被適度消解,在展覽的語境下產生新的語言指涉和審美意義。柏達認為,被用過的物件是最好的藝術材料,因為它們避免了藝術中對材料的傳統詮釋,從而更好的呈現超越物質的精神層面。在作品《毫米繪算紙》(Papier Millimetre,2017)中,柏達在一張巨幅的建築工程紙上按照紋理每隔一毫米行距用刀刻出刮痕,通過單調而機械的重複動作,最後讓紙張呈現出特殊的肌理。
崔新明(b.1986)的繪畫作品中充滿了光怪陸離的超現實感和強烈的宗教氣息。高中畢業後崔新明前往重慶求學,至今一直生活在那裡,但家鄉山東省青州市以及他在那裡多年的成長經驗,常常會以各種形式的意像出現在他的作品中。有感於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別和衝突,目睹了現代文明進程與農村根深蒂固的自有文化雜交之後的鮮活現場,崔新明產生了強烈的表達慾望。他曾描繪自己的工作狀態:“工作時我最大的興趣就是試圖用繪畫描繪一個舞台,藉此去探討我的境遇和由它產生的困惑”。
台灣藝術家周育正(b.1976)擅長處理美學與社會的雙面操作,強調於視覺造型背後的工作程序,關注如何在既有事物的機制中產生出另類的操作與思考模式,並在“非典型合作”中產生出相對應的另類利益,同時顯露既定事實的問題。他的創作形式廣泛於各種媒材,但多以“中介者”的角色媒合了他視為“主體”之個人、企業與機構組織,並透過“工作程序”的操作,例如轉移、轉讓、或是時間、地點的差異,產生出計劃的結果,形成來源與結果間的相互辯證。
香港藝術家高倩彤(b.1987)作品涉及不同媒介,包括繪畫、錄像、數碼打印等,透過創作來檢視個人生活狀態,藉此疏理其與城市之間的關聯。她關注和發掘不同圖像和物件在居家和城市層面上所體現的特殊功能及衍生的心理影響,從而理解人們對生活和將來所投注的期望和當中的情感落差。 《盡可能的白》系列中,她蒐集陌生者居所的窗戶局部圖片,用繪畫方式營造電腦修圖的效果,除去原有窗花的元素,並把一棟
住宅大樓的欄杆塗成白色,將最原始的風景——光,呈現在畫面之中。用這一“返璞歸真”的過程,來試圖觸碰物件美麗、有紀念價值的一面。而去除了任何視覺介入的事物,讓高倩彤發現,“光”對於居家空間的影響,以及“光”在物質形式與隱喻涵義上的呈現。
王衛(b.1972),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是一位多領域的裝置藝術家,關注物理空間的引導性如何標示出人們自身的生活現實,通過使用奇妙和出人意料的補充物去改造現有建築的結構,王衛發展出一套強有力的介入實踐,旨在擾亂人們對於空間的普遍認知,同時開啟關於建築、勞動和觀看方法之間的對話。致力於觀察現實,並在其中不斷發現一種常識之中的真實的夾縫和邊緣。他觀察日常景觀中最不被注意的部分,像個普通人以他們最簡樸直觀的判斷,逐漸構成了我們身處其中的
世界的龐雜的毫無“中心思想”的樣子,這是王衛關心的核心議題,也是我們所處時代的特點。
袁遠(b.1973)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擅於透過在畫布上對室內和室外空間的描繪,探討在建築上人性的痕跡和時間的流逝 。在他畫筆下的往往是寂靜無人的空間,帶有一種末日蒼涼的氛圍,觀者卻能從細節中感受到一點昔日住客的痕跡。從遠看,他的畫作幾乎細緻到和照片相似。然而,袁遠的作品從不代表“現實”,他的主題反而是對時間流逝的探索,由畫中奢華卻人煙稀少的空間,和富裕或廢棄的狀態之間為代表 。本次帶來博覽會的兩件作品,是為今年6月份袁遠在意大利貝爾加莫的特爾茲宮的個展“Alternative Realities” 而特別創作的。
鄭洲(b.1969)是浙江溫州人,1990年代初就讀於浙江美術學院(即今天的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鄭洲以繪畫記錄思維永不停息的流動,推敲自己對外界信息的接收及反饋,剖析內心幻想和隱秘慾望,一切幽秘的思維活動,皆以繪畫為途徑為出口。就風格而言,鄭洲的繪畫基本屬於表現主義的範疇,崇尚漫不經心、隨心所欲的感覺,排除透視,顏色大膽,線條狂亂,不受困於任何時間空間的邏輯,超越主觀和客觀的邊界,在一定程度上,可比意識流文學中對靈感、直覺和潛意識的表達,連綿、多變、跳躍。鄭洲畫畫可能就像常人頭腦裡面的聯翩浮想和綿綿思緒,意識流動永不停息,鄭洲只是快速地將其轉化成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