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季涓(1985年生於台北)作品中充斥一種與記憶相關的細膩特質,探索了我們與人、地點、物件及事件的諸多關係。素描、空間裝置、聲音敘事及在2023年創制的風鈴與簾幕式動態雕塑等不同媒介的作品,可被視作是一系列與事物聯繫有關的敘事。楊季涓藝術實踐的敘事既溫暖、親密,又與切身體驗息息相關,鼓勵觀眾投入至不同的情境之中,以深邃的方式介入有關生命、家庭、政治、都市環境及諸多文化纖維的問題之中去。
貫穿楊季涓創作的是私人經驗這一主題。此獨特主題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重要的,也是我們人生早期發展的核心基礎。以《那些妳曾經說過的事》(2018)為例:此作品是一系列配有敘事音頻的蠟筆畫,精細的小尺幅畫作像是碎片、以深邃手法捕捉的記憶,或是故事的斷裂章節等。音頻敘事元素為此作品帶來一種沈浸感——觀眾以此走進私密記憶世界。作品的多個角度既支撐了作品主題,又為作品平添了一層神秘感:故事中的「妳」或「我」都在促使觀眾設身處地去質詢敘事的時空語境。
大型裝置作品《九條線》(2018)也以同樣的方式展示了日常生活經驗。錯綜複雜的電線在作品中交插相依,像是從街道中拉出的電線桿或傾倒而立,或配有話筒,以線路與彼此相連接。觀眾以此開始考慮每日途經卻常忽視的街道環境,也以此開始考慮變遷、老年頭的景象,考慮被高效、更富組織性的能源傳輸方式替代的小街道。楊季涓以這樣的作品創造了思考都市結構變遷或社會性變遷的媒介。除此之外,《九條線》中的電線桿也貌似帶有一種身體性存在狀態,像是人一樣站立、傾倚、手牽手。楊季涓以沈浸性概念為基礎發展的多樣裝置作品——包括《短篇集:石子台》(2017)等——帶有強烈的舞台佈景感;觀眾就像是走進了精緻的舞台環境,其中充斥著悠長敘事的不同情節。
在2021年的「Plastonki」展覽後,楊季涓進一步檢視手工陶瓷創作的物質性與情感性特質,將大量自行燒製的陶瓷物件以樹狀或垂直結構懸掛,通過旋轉擺動的動⼒設備製作輕柔作響的「風鈴」、與緩慢上升下沉的「簾幕」。這些陶件裝置凝結了楊季涓過去十年創作生涯中的多個線索——對個人經驗、自然環境、建築空間、記憶、聲音、廢墟、表演性、有機型態及非現成品的探索;風鈴作品也進一步昇華了藝術家長久以來青睞的懸置姿態——2014年的「標本與實記本」、2016年的「美好世界」以及《九條線》等早期實踐均已體現楊季涓通過懸置編織運動及靜止姿態的技藝。受2023年台北雙年展委託創作的陶件聲響裝置及「秋天的落葉和果⼦」展覽中出現的風鈴與簾幕作品在情感層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者試圖檢視人們面對焦慮和恐懼時必須經歷的磨難,而後者則提示著平和面對生命經驗的方式,以溫和的⽅式重新在緩慢的步調和景⾊中找回和⾃然相關的脈動,鼓勵觀者⾯對內⼼深處所受到的感動與溫暖,學著在四季景緻變化下如落葉與果⼦一般,穩當安然地⾯對⽇常。
楊季涓重視手工技藝的細膩跨媒介藝術實踐與回溯、保存、過去、思想、人物有關,在紛亂的世界中創造靜止,邀請你進入並以自己的步調發掘事實的真相。通過捕捉、分享其觀察,楊季涓創造了一種富有人性光輝的洞察性價值,以及一種異常溫暖的共情發現。
楊季涓近期個展包括:「秋天的落葉和果⼦」,馬凌畫廊,台北(2023);「Plastonki」,⾺凌畫廊,⾹港(2021);「Plastonki」, Künstlerhaus Bethanien, 柏林,德國 (2020);「短篇集:風和日麗」,台北國際藝術村(2017);「Tick-Tock」,咩事藝術空間,香港(2017);「短篇集:從夜晚10點到清晨5點」,朱銘美術館,台北(2017)等。她曾參加2023年台北雙年展「小世界」,曾入圍2018年華宇青年獎及2017年台北美術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