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angMalingue

返回藝術家

(相關文件)

(相關展覽)

(相關視頻)

(相關資訊)

(相關網站)

周育正也將此種特殊的創作方法與沈積及污染的過程作對比:在人類世,自然及人為力量共同塑造了河床、多層次地質結構、大型廢物堆填場址甚至肉眼可見的空氣污染;周育正的繪畫實踐則在微觀層面展示了不可分解的細小物質性存在對繪畫世界施加的潛移默化影響。《Moody》及其後開創的《Bibliotheque》、《水彩紙》及《Origami》等作品系列是周育正多年抽象繪畫及平面裝置作品有機發展的成果,深入與自身內在情感及抽象藝術史溝通,以富有表現力的方式坦承地描繪了人在當下的生存經驗。

周育正居住工作於台北,曾就讀於法國國⽴巴黎⾼等藝術學院及國⽴台灣藝術⼤學。自21世紀初以來,他透過重塑、轉移或轉化紛雜元素刷新人和物件之間的關係,對大眾媒體、體制和生產系統進行深入觀察及批判。自2019年以來,周育正不斷探索水流、顏料、紙張等物質及人類情感在抽象繪畫表面糾纏的動態平衡關係。

2025年周育正將於香港馬凌畫廊舉辦個展。他的個展曾於以下機構舉辦:TKG+,台北(2023)Kate MacGarry畫廊,倫敦(2022)馬凌畫廊,上海(2017)、香港(2016)貝塔寧藝術之家,柏林(2015)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2014);台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2014);當代藝術博物館,丹佛(2008)。他曾參加多個重要國際群展,包括:Performa雙年展,紐約(2019);里昂當代藝術雙年展,里昂(2019);利物浦雙年展,利物浦(2018);當代藝術設計博物館,馬尼拉(MCAD)(2018);新美術館,紐約(2015);亞洲藝術雙年展,台中(2015);皇后區藝術博物館,紐約(2013);台北雙年展,台北(2012)等。周育正於2013年參與曼徹斯特華人當代藝術中心藝術家駐留計劃 ,又於2011和2012年分別獲頒台新視覺藝術獎和台北美術獎。周育正的作品已被納入多個國際藝術機構館藏之中,包括英國索爾福德大學/曼徹斯特曼徹斯特華人當代藝術中心、台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等。由周安曼編輯的關於周育正長期藝術實踐的最新專著於2025年由馬凌畫廊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