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angMalingue

結合數字時代中超現實這一概念,特羅拉馬不斷探索現實和虛擬世界之間的相互聯繫。自2006年印尼萬隆成立至今,三名成員菲比·貝比羅斯(Febie Babyrose),赫伯特·漢斯(Herbert Hans)和路迪·哈圖瑁拉(Ruddy Hatumena)創作出涵蓋視頻、裝置、電腦編程和公眾活動等反映數字媒體影響對當下社會環境認知的各類作品。將語言、文本、機智、序列和交互融入其多樣的實踐中,特羅拉馬以一種全球的認知方式對印尼的政治和文化環境作出深刻思考[1]。 三位藝術家在萬隆科技學院學習時相識,該學院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和本世紀初便積極推動影像藝術和城市創新浪潮。在2006年,當各自還是平面設計、廣告和版畫專業的學生時,三位藝術家合作運用數百塊木刻膠板,依據印尼硬搖滾樂隊Seringai的音樂節奏,拼合燈光效果,創作出一部名為《Serigala Militia》的定格動畫。這一初次嘗試開啟了藝術家日後一系列充滿玩味和神秘的定格動畫創作,例如《Ting*》(2008)、《Wattt?!》(2009)、《歷程》(Pilgrimage,2011)和《遺失之物》(The Lost One ,2013)。將特定的律動和芭蕾動作賦予日常事物,特羅拉馬創作出多個奇妙之旅,詮釋日常生活的種種儀式。 自最初起,特羅拉馬的作品主要涉及視頻和裝置。以早期的創作為例,由畫布刺繡為題材的視頻作品《無邊》(Borderless,2010) 講述了普羅大眾和生活百態。初創於2014年,後再次創作並於2016年巴塞爾藝術展藝聚集間展出的作品《暗湧》(Private Riot)則標誌著一種政治傾向。其摘取並呈現抗議橫幅上詼諧有趣的主要圖像,如時間、遊行和演講,在2014年的裝置旁放置了一個與人互動的便簽板,供路人標記分享自己的坎坷或是評論。 2015年舉辦的個展「帕諾哈米克斯」是特羅拉馬的一個關鍵轉折點。基於一系列視頻和光柵打印作品,特羅拉馬著重探索數字世界,及其對現實理解的影響。這些不同以往的創作為特羅拉馬日後關於風趣、互動和語言的實踐墊下關鍵的基石。 遊戲,以一種 「新鮮,奇妙且幽默的意義」 [2],一直被視為特羅拉馬創作中的重要構成。在他們的作品中,向詼諧風趣的演變有著更為微妙並具探索性的因果關係。以雙頻道影像作品《交流》(Intercourse , 2015) 為例,在一個屏幕上呈現著一個立式風扇,面向一系列大於現實尺寸、飄動的事物:盆栽、 紙巾、電話簿等。儘管實時概率仍然存疑,但其間的關係清晰可見。觀眾在心理和精神上尊重數字產生的視覺因果關聯, 並駐足思考。相似的作品還有:描述物體在兩個位置和屏幕之間由重力產生移動的《迷惑》(Quandary ,2016);展示植物伴隨光源轉換一夜之間生長和變化的《轉移》(Transitivity ,2016) ;以及僅通過腳步的畫面來呈現不同人物在兩個平行屏幕之間跳躍的《鄰近》(Propinquity ,2017)。貫穿作品脈絡中的是現實和數字世界以及事件發生可能性中的徘徊往復。 無論是作品內部元素之間還是作品與觀眾之間,互動一直是特羅拉馬創作的核心。例如延續性光柵打印系列作品《姿勢》(Posed, 2017)、《教室》(Classroom ,2016) 和《我願意》(I Do, 2015) 都需要觀眾從多個方向來觀看表面的字幕,即正面和左右兩面,產生了個人意義和集體交流並存的效果,並使觀眾反思從單一視角獲得信息的真實性。 《巡迴》(Circuit, 2017) 與觀眾的互動更為直接,一個連接觀眾的脈搏傳感器與投影相連,強調與觀眾以及作品內部的互動。由菲律賓馬尼拉當代藝術設計博物館委託製作的最新裝置作品《獨白》(2018) 是另一件代表作,成組的燈泡受特羅拉馬編碼的軟件控制,以臨時而連續的集體閃爍,點亮展覽空間。這一最新創作不僅在視覺上和公眾互動,並在社交媒體上以#kinship為標籤實時互動。 普遍並特定通過社交媒體領域與語言的關係是特羅拉馬近期創作的重要方面。 2017年創作的《24 Hours Being Others》是關於三個疊放在一起的打印機與收集推文的軟件相連,軟件收集含有作品標題的關鍵詞並傳輸到打印機,打印出可供觀眾取走的A5大小的材料,字體為Times的文字如同一首詩歌,創造出與社交媒體中陌生人的神秘聯繫。相似的以文本與數字世界互動的形式在特羅拉馬的近期創作中不斷再現:如2018年創作的《自畫像》(Self Portrait)、《波浪預測》(Wave Forecast)和《 波浪預測2號》( Wave Forecast No.2),作品分別選取了與自我和他人相關的不同詞彙,如「portrait(肖像)」、「listening (聆聽)」或是「privacy (隱私)」。在一個數字匿名和大眾互動的時代中,特羅拉馬通過其作品創造了一個以社交媒體和其特有語言為媒介的可直接產生關聯的窗口。 特羅拉馬的實踐中心是創造一種可以共存於現實和數字世界中的敘事, 但也許更為重要的是,當我們將現實和數字世界合二為一的時候才得以存在的敘事。其作品不斷探索在進化時代下社會構建的新基石,以及處於不斷變化中的聯結的界限和對現實的定義。這些作品最終總是圍繞一個經由特羅拉馬處理後的充滿趣味、溫度和好奇情愫的主題展開並延續。 特羅拉馬被視爲印尼最具潛力的藝術家團體之一,他們的作品於世界不同的地方展出。特羅拉馬曾於溫哥華亞洲當代藝術國際中心(Centre A)(2017)、利物浦雙年展周邊項目(2016)、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2015)、墨爾本維多利亞州國立美術館(2015)、東京森美術館(2010)等地舉行個展。大型聯展包括馬尼拉當代藝術設計博物館(2018)、新加坡美術館(2017)、光州雙年展(2016)、法蘭克福藝術協會(2015)、阿德萊德Samstag美術館(2014)、第七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布里斯本昆士蘭藝術館及新現代美術館)(2012)等。 [1] Enin Supriyanto, 《如何將創傷融入影像藝術:關於特羅拉馬》,關於「MAM Project 012: 特羅拉馬」的對話訪談,由森美術館於2010年8月1如出版。 [2] Alia Swastika, ‘When Playing Is Not Only a Game’,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