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鷹架結構中隱約透露出捕鳥器的原形[1];一個矩形的紅磚建築物建好兩天後被拆除[2];一座覆滿竹葉的熊貓房間,人們可以窺探卻無法進入[3]。這是北京藝術家王衛(1972)創作的令人沈迷的奇妙裝置藝術。看起來不像是藝術作品,而更像一個聯繫日常生活的巧妙媒介,王衛積極而恰當地將現有空間與視覺元素結合,進而豐富與擴展,使其適應作品所處的展覽環境。通過這種進攻式的、介入式的和去語境的內在過程,他質疑呈現於眼前的自然形式的真實性,構建新的視窗以便研究深層意義。
1996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王衛其時已開始關注空間的基本原則:與觀者的互動以及感官感知。 作為活躍於上世紀90年代末以及本世紀初期的藝術家群體「後感性」成員,此運動也同時將其本性釋放出來:一種即興發揮的性格[4]。這個群體傾向於組織未經預演的先鋒派展覽,常常是令人震驚的,不僅僅尋求緊張強烈的情感反響,也將王衛的作品帶入表演領域,嘗試開拓全新的自主空間。
一件重要的早期作品是「臨時空間」(Temporary Space,2003);由王衛徵募的十個外來工或稱「磚販子」——他們的生計是從被拆毀的場地收集磚頭,然後再轉賣給新的建築場地,用兩萬多塊磚頭在畫廊內部建起一個100平方米大小,高4米的方型空間。建好幾天後,這件工程即被拆毀,磚頭被運走賣掉,如此就完成了一次循環,整個過程歷時17天,還原了一場建造和拆解的週期。
在其職業生涯之中,王衛持續創作包含一種表述元素的裝置作品,並不斷加強對巧妙技法的研究探索。 譬如自2007年以來,王衛已創作了一系列啓發自北京動物園的作品;在一次遊覽中他震驚於動物圍欄內的牆面設計,這些到底是為人而設還是為動物而設?此類想像的「自然」棲息環境由此激發了許多裝置作品的靈感,包括「沒有動物的動物園2」(A Zoo,No Animals 2,2007),這件作品是他在維也納藝術館項目空間展覽區內重建的一個完整的熊貓居室,以及廣州觀察社的作品「自然史6」 (Natural History 6 ,2013),在一面弧形牆前,王衛使觀者身臨非洲龜籠子的背景之中,龐大的撒哈拉沙漠的前景卻是一片不協調的豐滿而靈動的藍色湖泊。王衛的作品堅持並隨沈浸式作品帶來的挑戰而成長。一方面,通過帶入日常生活中的片段並將其嵌入白盒子空間,他將原物脫離語境利用其中性空間的特性,強調我們日常環境的雙重虛構和荒謬的現實。另一方面,通過改變這類白盒子空間,他挑戰原空間的優越感,並打破其本身的中立性。雖然不再處於地下狀態,王衛卻給自己設定更大的挑戰——面對具有濃厚排外氣息的空間,不是通過改變其結構,而是通過將其沈浸於一個構築的敘述序列之中而改變其意義,充溢的視覺印象來最終達到對思想和實體的影響。
王衛的作品曾在眾多重要的展覽中展出,包括:第12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國館(2010);深圳香港雙城雙年展(2009);「真實事件:來自中國的當代藝術」,英國泰特利物浦美術館(2007);「有異物」,維也納美術館項目空間(2007);「別樣」,第二屆廣州三年展(2005) ;「第二視線」,布拉格雙年展(2005);「在過去與未來之間——中國新影像」,紐約國際攝影中心(2004);首屆廣州三年展,廣東美術館(2002)。
1 捕捉器,裝置,北京,(2005)
2 臨時空間,裝置與行為,北京,(2003)
3 沒有動物的動物園,裝置,維也納美術館項目空間,(2007)
4 王衛:《借現實》,姚嘉善,(2012年6月p.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