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angMalingue

返回展覽

漂流記

[09.05.14 – 07.06.14]

(藝術家)

周奧

(地點)

東方基金會,澳門

(相關文件)

馬凌畫廊非常榮幸宣布,周奧 (João Vasco Paiva,1979年生,葡萄牙籍) 即將於澳門東方基金會舉辦個展「漂流記」。周奧畢業於葡萄牙波多藝術學院 (Porto Arts Institute),於2006年移居香港,其多媒體藝術創作受各方矚目,持續探索城市空間與美學創作之間的關聯。《漂流記》為周奧首次澳門個展,探究群島愈趨都市化的場域與其周遭自然景觀兩者間的模糊界線。考慮到東方基金會的過去——這座18世紀建築曾接待外賓,並見證港澳殖民歷史——“漂流記”展出一系列作品,運用各種不同媒介,層疊交錯地提問並檢視眾人所忽略的肉身、地域與文化空白。

「漂流記」一展的重點為全新錄像創作《無限》(2014),作品投影在兩幅巨大螢幕上,呈現Google地球的遠景畫面,帶觀者橫跨海洋旅行,展開與兩個文本的對話:一為16世紀著作《朝聖》,內容是一名葡萄牙旅者對亞洲的第一印象;另一則為寫於20世紀初葡萄牙獨裁政權時代,傑米·杜·英索的著作《中國》。雖然兩書差異可輕易辨識——前者為虛構,後者則具科學準確性——如此差異在《無限》中卻被模糊;疆界概念、異國情調、經介導後而產生的事件真確性,全部透過歷史與視覺資訊相互交疊的過程來進行探索。除了向當代地圖製作技術致敬,《無限》也同時呈現了旅行的區域,並反映對未知的戀癖;這樣廣袤的概念曾經難以計算,如今卻被數位搜尋系統輕易量化。伴隨《無限》的是一件大型裝置作品——一艘傾覆的帆船。這件以玻璃纖維打造的雕塑,不僅可視為海洋旅行的遺跡,也見證了因長期政治派駐或因短期任務而造訪的外國人到來。在由Google地球影像所印製出來的地圖地毯包圍環繞之下,一片虛擬海洋乍現,而傾斜一邊、只有一半可見的帆船雕塑頓時幻化為避難所,打開與錄像作品《無限》的對話,並牽引觀者透過不同角度與媒介來審視數位資訊。

另外展出作品包括一系列繪畫與牆面雕塑,探索虛構的旅行空間,以及抵達與離開的概念,周奧檢視構成船隻與碼頭的質地、標示與其他元素,透過與水的接觸,揭露時間軌跡。其他牆面雕塑作品融合真實船用救生衣與座位的元素,將之聚集、剝離、重新賦予意義,這些塑化布料化為當今在群島與澳門間旅行的指標。當以平面形式呈現,可見這些融合元素在一件作品中的用途與目的;若以在此展中的地位而言,這些元素則是觸發媒介,連結當代海洋旅行與歷史記載的旅行模式與方法。與這些作品同時展出的,則是呼應此次展覽名稱的系列作品;周奧於香港住所鄰近海邊所撿拾而來的廢棄物件,經過挑選後,以透明樹脂包裹的成品闡述人們對拋棄物件與收藏物件的迥異心態,同時與此次展覽空間——東方基金會所珍藏的文物遺產相映成趣。

最後,“漂流記”一展呈現的多面向觀照,思索的不僅是展覽地點本身的城市歷史,也包含廣義地理與文化背景。此展激發觀者對於當代與過去旅行的思維轉換,進而檢視從前地圖製作技巧與現在地域的能見度,巧妙地暗指某種進化,卻並不決定這些準則的本質。周奧抵達香港而成就了一次當代造訪,而我們透過現代視野,企圖與充滿歷史能量的場域產生互動;“漂流記”一展填補了兩者間的空白。

周奧被視為香港前端當代藝術新星之一,作品曾於香港、葡萄牙、英國、澳洲、匈牙利與紐約等地美術館與藝廊展出。最近,周奧瓦受邀參加倫敦薩奇藝廊極具開創性與影響力的《香港之眼》一展,並於香港歌德學院舉行個展。近期新展包括鹿特丹Witte de With當代藝術中心的群展。除了持續受到各國藝術圈矚目,周奧也獲獎無數,包括香港青年新晉藝術家大獎、葡萄牙Calouste Gulbenkian基金會所頒發之國際藝術家補助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