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angMalingue

返回展覽

靜默星球:2021-2022作品選集

[26.11.22 – 18.02.23]

(藝術家)

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

(地點)

馬凌畫廊,香港灣仔適安街10號

(相關文件)

(相關網站)

馬凌畫廊於適安街大樓及田灣工作室空間榮譽呈現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個展。題為「靜默星球」的展覽,是阿彼察邦繼2016年於Para Site藝術空間呈現「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狂中之靜」巡迴展覽後第二次在香港舉辦的展覽,將主要展出此位著名藝術家在過去兩年內創作的影像及攝影作品。通過向近期離世的好友致敬,並通過記述日常生活中的愛憐時刻及感性碎片,阿彼察邦探索了愛、記憶及友誼在後疫情時代的意義。

「靜默星球: 2021-2022作品選集」展覽中的主要作品包括阿彼察邦全新創作的雙通道影像裝置《致布魯斯》。藝術家通過這件作品向其多年好友、於近年辭世的實驗電影先驅布魯斯·貝利(1931-2020)致敬。阿彼察邦在1990年代於芝加哥藝術學院求學時便已熟悉貝利的前衛電影實踐,隨後與貝利形成了帶有強烈情感聯繫的友誼關係。阿彼察邦也曾在2011年於紐約新美術館舉辦「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原始」之際呈現貝利有自傳意義的電影作品《快手比利》(1967-70)。

阿彼察邦曾感染新冠肺炎,在痊癒過程中於秘魯的亞馬遜森林徒步行走,並在旅途中拍攝了《致布魯斯》的層疊影像。影像的主體形象,是一座安寧且無盡的林中木橋,以及圍繞這木橋生發的盎然自然環境。觀眾可於環境中發現各色動物昆蟲,水面上點點粼光;也可聽見水流穿橋底而過的銀鈴清音,以及藝術家時而咳嗽的聲音。通過拍攝在亞馬遜森林中不受記憶干擾、在精神層面卻得以維繫萬物的非場址,阿彼察邦將此作品渲染為貝利的肖像,以緬懷這位以原始方式、如鍊金術一般進行電影創作的先鋒藝術家。

此次展覽還將展出阿彼察邦榮獲大獎作品《記憶》的衛星影像作品《安眠》,這件作品與《異步 – 第一道光》共同構成一組雙聯影像。《安眠》展示了沒有出現在《記憶》中的一個親暱場景:故事主人公(泰達·史雲頓)在場景中入睡,而這象徵了其旅程的終結。《異步 – 第一道光》則是阿彼察邦與作曲家坂本龍一合作完成的作品,向跨越邊境的僭越行動表達了致敬。兩部影片互相交織,引領觀眾從白晝進入暗夜,從清醒墜入夢境,代表了對光明、電影及夢所架構的聯通關係的憧憬。在馬凌畫廊適安街大樓第二展廳首次展出的另一件雙聯影像作品則是《視圓》。藝術家通過此作品進一步探索了記憶、政治、人類及星球的暗影等主題,包羅宏大或微小的萬象,直指此次展覽主題「靜默星球」。

阿彼察邦以「少數歷史」系列攝影作品在疫情期間重訪了泰國北部依善地區,並置了湄公河、老舊酒店及影院等建築廢墟、其下榻酒店的房間內部景象等視覺歷史片段。另一方面,「與太陽對話」系列攝影作品則表達了藝術家對機器自主性及人類-機器合作關係的興趣,再次使用了藝術家長期青睞的戲劇式幕布元素,通過神經網絡建築平台VQGAN+CLIP創作了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圖像。此系列作品植根於阿彼察邦對哲學家吉杜·克里希那穆提(1895-1986)提出的存在理念的思考;阿彼察邦耶為2022年度岡山藝術交流創作的作品《靜默一詞並非靜默》也進一步發展了他對克里希那穆提哲學觀念的思考,並結合了藝術家同僚里克力·提拉瓦尼的政治表達形式。

於馬凌畫廊田灣工作室空間呈現的,是前所未有的短片放映活動:「朱紅短篇集」。阿彼察邦多年來創作了大量的短篇電影及影像作品,而「朱紅短篇集」集結了三十部短片作品,總放映時間超過七小時。觀眾能夠在此一睹諸多經典早期作品,包括創作於1997年的《第三世界》以及創作於2009年的《寫給波米叔叔的信(原始計畫)》等。通過同時展出藝術家近年創作的重要作品以及經典的早期作品,「靜默星球」展覽提供了檢視阿彼察邦蔚為壯觀藝術體系的機會,追溯了藝術家在超過二十年時間內發展、演化影像實踐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