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angMalingue

Back to 藝博會

2019菲律賓藝術博覽會

[22.02.19 – 24.02.19]

(地點)

菲律賓馬卡特阿亞拉中心Parkway Drive The Link 6樓

(相關文件)

(相關網站)

馬凌畫廊很榮幸攜周育正(1976年生於台灣)、傑里米·埃弗雷特(1979年生於美國)和鄭洲(1969年生於中國)參加2019菲律賓藝術博覽會。

透過重塑、轉移或轉化的創作元素刷新身份和物件之間的關係,貫穿其多媒介藝術創作的脈絡是他對大眾媒體、體制和生產系統的批判。周育正畢業於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與塞納河研究計劃,在國際藝術界以其創作策源和成果之間的相互辯證作用見稱。他通過創作產生了一次次精心策劃的對話 ,塑造出極簡而斟酌到位的知性和美學藝技,把玩藝術、物件和空間本身的特質。此次將呈現的新作是延續其系列作品的一幅漸層繪畫,受其在籌備馬尼拉當代藝術與設計博物館群展期間所見的富當地特色的建築和公共交通系統啟發。尤其是馬尼拉隨處可見的金屬屋頂和由吉普車改裝而來、有着絢麗多彩的裝飾的的士。周育正的近期個展包括台北市立美術館和高雄市立美術館等,群展包括利物浦雙年展、馬尼拉當代藝術與設計博物館、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藝聚空間”和紐約新美術館等。

傑里米·埃弗雷特的作品像殘缺的句子,優美的序曲,對峙探問一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新世界。由景觀建築改投藝術創作的埃弗雷特,在多倫多大學完成藝術碩士學位。受大地藝術大師羅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和邁克爾•海澤(Michael Heizer)影響,他的作品微妙地從程序和創作演變為從直覺出發,作品從未完滿創作至完成,其意義只存在於美與凋零的轉換之間。作品《金,洋紅》(2018)和《曝光》(2018)將被展出。兩件作品均由光敏乳膠漆繪製,在布面之上呈現色彩之間的微妙變化。作為知名新銳藝術家,埃弗雷特曾在洛杉磯、紐約、上海、巴黎和香港等地舉辦個展。其近期參與了在特內里費藝術空間舉辦的群展,並在芝加哥現代藝術博物館中展出作品。埃弗雷特的創作被各大媒體和藝術評論廣泛報道,包括費頓(Phaidon)、l’Officiel de l’Art、紐約時報、現代畫家和ArtReview等出版物。

鄭洲是一位憑藉直覺創作的畫家,擅長於畫布之上描繪其所見所聞。他用神秘又堅定的筆觸來傳達一種迫切,即理解、描述和捕捉茫茫宇宙中那些迷人的事物,更確切來說,是其作為見證者所觀察到的種種現象。參考《易經》,鄭洲轉向對天文進行探討,觀察構成宇宙的萬物,其中的兩面性被其廣泛運用在創作主題、色調和手法。那些平凡常見的元素,例如人物、人群、動物和物品,都是鄭洲筆下常見的主題,儘管沒有一個是按其原樣描繪。共計四件作品將被展出,分別是《萬物同源》(2014)、《神明總在身旁》(2014)、《生靈》(2014)和《三條屏》(2014)。在每一件作品中,用抽象的線條輪廓勾勒動物和人,好似流動般的色塊在畫布上熠熠生輝, 在重疊堆積中鄭洲試圖找尋記憶中模糊的擬人形狀。擁有豐富的創作,鄭洲最初就讀於浙江美術學院(即今天的中國美術學院)的版畫系,畢業後專注繪畫和教學。在以教師身份的數年間, 鄭洲不斷系統性地進行繪畫創作,直至於2013年搬移北京後才正式成為一名藝術家。其最近曾於馬凌畫廊上海和香港空間舉辦個展。

///

馬凌畫廊於2010年在香港創立,致力為亞洲與國際的新晉和著名當代藝術家在概念美學上建立極其顯要的對話,積極展示影像、裝置、繪畫和聲音等不同領域及創作媒體的藝術作品。在2016年,畫廊於上海西岸成立第二個空間,為合作藝術家提供更廣闊的交流平台。除了為藝術家舉辦個人展覽外,畫廊亦突破界限,不遺餘力地與國際策展人合作,促進藝術交流及策劃公共藝術項目。